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頭髮白似乎有年輕化的趨勢,不少年輕人才30多歲,白頭髮就已經不少,不過,醫師提醒,除了壓力大外,很多人以為頭髮白是因為老了,事實上,有些白頭髮是疾病因素所引起,例如免疫疾病引起的白斑等,如果白髮不是分散全頭,而是限於局部,且連頭皮也白,就要注意可能是白斑引起的白髮,最好就醫診治。

振興醫院主治醫師表示,正常的情況下,白頭髮是老化的結果,皮膚黑色素跟著凋亡減少,頭髮就會變白,每個人開始有白頭髮的年齡因人而異,且有遺傳的影響,如果父母頭髮白得快,孩子未來頭髮也會白得快。

雖然白頭髮是自然老化的現象,但如果頭髮白的很局部,且連白頭髮髮根的皮膚也跟著是白的,那麼這樣的白髮原因就不單純,很可能是免疫疾病引起的白斑,臨床上即有白斑的病患,不僅頭髮白,連眉毛也跟著白了一塊。

北榮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表示,年過40歲之後就開始有白頭髮出現,直至50歲後白髮就會快速增加,現代人多因為工作及生活壓力大,影響人體的免疫及內分泌系統,造成頭髮變白,另外,女性在生產後及更年期過後,因為荷爾蒙的改變,也會造成頭髮較容易變白,甚至是掉髮。

頭髮變白較少為疾病因素引起,常見因為自體免疫缺乏或是甲狀腺機能異常造成的黑色素變少;有些人則有少年白,其為遺傳因素引起,與疾病關係的因素並沒有很直接。

(中國時報)魏怡嘉/台北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類風濕性關節炎針劑用藥使用麻煩,我以後是不是就不能出遠門?」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教授問診時,常遇到病友有類似的困擾。教授表示,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選項多元,近年來生物製劑的問世已可有效幫助患者緩解症狀,但礙於針劑治療須長時間定期打針,且要低溫保存,在生活上讓不少患者都覺得不甚方便。

教授曾收治過一名病友王先生,在大陸經商,時常需要往返台灣、大陸,礙於病情嚴重,需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病情雖獲得控制,但因生物製劑針劑必須冰存於攝氏4度以下,故每次搭機往返兩岸時都要拜託醫師特別寫診斷書,另請航空公司幫忙冰存藥物,每每登機都需重複說明,這對於時常搭飛機的王先生造成不小困擾。

臨床上與王先生有同樣困擾的患者為數不少。周昌德教授表示,所幸隨著醫療日益進步,日前已有最新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口服藥物通過核准,提供患者治療之新選擇。

最新小分子口服藥已經衛福部核准適用於使用MTX無效,或無法耐受MTX的中重度患者。相較於生物製劑,小分子口服藥不須冰存,又方便使用,對於需跨國往返的商務人士、喜愛長途旅遊的患者與不敢接受針劑治療者而言,是另一治療選擇,患者可依自身病情及用藥狀況與醫師討論。

聯合線上企劃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節痛到不能走路,我還以為以後出門只能坐輪椅了!」76歲林伯伯關節疼痛長達5年,一直誤以為自己是退化性關節炎、痛風,輾轉至風濕免疫科看診,才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並展開治療,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雖好發於女性,但男性仍有機會罹患,建議若有對稱性、多發性關節疼痛,且超過六週以上,應至免疫風濕科就診。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30~50歲女性,但其實任何年齡、性別都有可能發生。除了對稱性、多發性的關節疼痛,有幾個典型特徵值得注意:

1.全身3個以上關節同時疼痛,從外觀可看到患處紅、腫,摸起來會熱熱的。

2.慢性疼痛持續六週,且每天都會發作。

3.另外,全身關節包括:手、膝蓋、肩膀等大小關節都可能發生。

有上述症狀應合理懷疑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及早就醫、治療。

上述案例林伯伯確診後,使用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等藥物治療,因效果有限,經評估、改用小分子口服藥治療,持續治療搭配生活習慣調整如: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充足睡眠、適度紓壓等,避免影響免疫系統,林伯伯病症獲得控制,不用以輪椅代步,看診時也終於露出難得笑容,感激醫生幫助他開心邁向新人生!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有兩種─治標和根本治療。治標主要為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幫助消炎止痛;根本治療則以免疫調節劑為主,倘若病症仍未控制,經醫師評估,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現在亦有小分子口服藥,對於害怕打針者來說也是另一種選擇,建議病友只要至免疫風濕科,配合治療、生活調整,就能讓病情得到最好的控制!

聯合線上企劃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類風濕性關節炎 僵直性脊椎炎 及早治療 疾病控制佳

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不少人發作後,常痛到晚上睡不著,部分患者還出現憂鬱、想死念頭。醫師說,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僵直性脊椎炎患者,若能早期發現、及早用藥,病情仍可控制到與正常人一樣。

兩種疾病 多與基因有關

國內每千人約4至5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每千人也有2至3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教授表示,兩種疾病的發生原因不明,但主要與基因有關。通常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女性,尤其50多歲停經婦女,常見症狀包括多發性關節炎,雙手關節有對稱性的腫脹熱痛,不過,仍有三分之一的人為單一關節疼痛發炎,因此不易早期診斷。

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30歲的年輕男性,患者常出現下背痛症狀,因脊椎發炎,肌肉、肌腱及韌帶不好,一旦睡覺久未動,次日易有晨間僵硬情形,多做游泳、伏地挺身等伸展運動,可緩解身體僵硬不適。

早期治療 避免關節變形

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教授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腕關節、指掌關節及近端指關節,初期易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若未治療,位於大拇指的關節橈骨韌帶被破壞,整隻手容易往小指頭的關節尺骨靠近,造成雙手變形。

「類風濕性關節炎雖無法治癒,但能控制。」蔡長祐說,早期關節腫痛,患者若能即早使用改善病程藥物,如化學合成藥物或生物製劑,除了可避免關節發炎惡化、嚴重變形外,大腦腫瘤壞死因子的濃度也會下降,可降低憂鬱症發作。

不過,如果手部關節已嚴重變形,此時患者僅能透過復健或手術,改善生活功能,卻無法讓變形關節恢復正常。一旦發現關節疼痛,應盡速就醫。

關節評估 擬定治療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類風濕關節炎其實有所謂的關節疾病活動評估,亦即DAS 28。醫師根據患者28個關節的疼痛腫脹情形、血液中的發炎指數、病人自評疼痛感受等,進一步評估活動性,並決定治療策略。

若連續半年使用免疫調節劑沒效果,且屬於中度至重度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健保給付使用生物製劑。另外,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如果有下背疼痛、脊椎嚴重發炎,若持續使用傳統藥物4至6個月仍無效,健保亦給付長效型生物製劑治療。

一名國二男生,有僵直性脊椎炎家族史,因脊椎發炎、走路不便,常感覺疲倦、胃口不好,功課一落千丈,在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男學生的精神、體力及不適症狀均有顯著改善。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師,我的手指關節腫脹變形,連門都沒有辦法開!怎麼辦?」一名50歲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多年的王老師(化名),手指關節明顯腫脹變形,除無法開門外,也無法握粉筆,造成教學困擾,收治案例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表示,王老師過去曾在他院治療,使用抗風濕藥物、生物製劑治療,由於疼痛緩解後,擔心持續用藥有副作用,所以就自行停藥,但其實關節仍在發炎中,直到關節變形才轉至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就診,透過超音波等先進檢查了解病況,建議王老師使用小分子口服藥治療。

類風溼性關節炎一般好發於手指近端指節、手掌及手腕關節,呈對稱性,除關節有紅腫熱痛症狀,易有晨間僵硬超過一小時以上的情況,呼籲有以上症狀的40~50歲女性要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治療。傳統上治療會先使用消炎止痛劑、類固醇及抗風濕藥,倘若控制不佳,醫師會評估病況使用生物製劑,目前也有小分子口服藥,建議可與醫師討論。

另外,近幾年超音波技術在類風溼關節炎檢查上更為精進,大大提升病人治療、照護品質,有些病人會覺得關節沒有疼痛就是沒有發炎,甚至因此自行停藥,通常在病人就診時,他會以超音波檢查,往往能發現臨床上看不到的潛伏性發炎,作為調整藥量參考,更幫助病友清楚掌握病況,且隨著治療期間,主任也會邊照影像、邊追蹤病情,若病人自訴不同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的疼痛,超音波輔助下也更能協助確認是否為關節炎所致,能精準控制病情,增進醫病間的溝通與信任關係。

雖然王老師關節恢復情況有限,但後續若能規律治療,發炎指數等檢查數據應可達到正常範圍,達標治療分數亦可能降至2.6以下。張棋楨主任強調,很多患者害怕注射或藥物副作用、自行停藥,忽略持續發炎可能導致無法恢復的關節變形,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現今治療選擇多,除了傳統藥物、生物製劑外,也有小分子口服藥,呼籲應積極與醫師討論,採取合適治療,才能維持生活品質。

聯合線上企劃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約十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占免疫風濕科門診大宗。 元氣健康講座「免疫風濕疾病」,邀請專科醫師分享治療新知,提醒民眾及早治療,以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推動及早治療觀念,類風濕性關節炎愈早治療,緩解的機率愈高,對關節損壞、失能都有較好的保護,病患的健康、生活品質、職場競爭力、生產力都能被保留。

關節炎之王 中老年女性好發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RA)為自體免疫造成的多發性及慢性關節炎;典型症狀為全身多處小關節的腫痛或晨間僵硬,若不治療,可能造成關節的破壞及變形。

類風濕性關節炎盛行率約占人口0.4%到1%,台灣約10萬名患者,占免疫風濕科門診大宗,可說是「關節炎之王」,好發於中老年女性,其次為年輕女性,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9倍。

近幾年生物製劑在風濕科治療是如虎添翼,今年起健保又給付三個新的長效生物製劑,患者每個月可以趁回診時打一針,方便性更為提高,符合資格的患者一年可節省近40萬元的治療支出,初估每年有4000多名類風濕關節炎以及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受惠。

診斷新準則 篩出高風險病患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說,大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沒有特定病理或影像學特徵,診斷主要靠病人描述症狀描述,以及醫師臨床經驗判斷。

2010年,歐洲風濕病聯盟(EULAR)與美國風濕病聯盟 (ACR)重新研訂新版本大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EULAR/ACR新準則,共四項、滿分10分讓病患勾選,總分大於6分就可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達到早期診斷、篩選出高風險病患。

舊版準須依賴X光檢測,但X光若出現明顯破壞,已錯過黃金治療期,因此新版刪除X光項目,即使症狀小於6周,只要總分大於6分,仍可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讓病患在早期接受積極治療,避免因舊診斷標準發生嚴重的關節破壞。

服用後不適 千萬別擅自停藥

治療上可分為免疫調節劑及非類固醇消炎藥。最重要是及早使用免疫調節劑,如甲氨喋呤(MTX)、奎寧(HCQ)等藥,以阻止進一步的關節損害,愈早治療,愈能獲控制。

病患因個人體質互異,在服用各種藥物或有任何不適、副作用產生時,應盡快與醫師聯絡,千萬不可擅做主張,自行停藥,以免加重病情。

生物製劑 健保有條件給付

近年來,針對自體免疫疾病的生物製劑相繼問市,這些新藥有如定向導彈般精確地瞄準異常的免疫分子,不會傷害正常細胞,這就是免疫標靶療法。

已上市的免疫標靶藥物有恩博(Enbrel)、復邁(Humira)、辛普尼(Simponi)、莫須瘤(Mabthera)、恩瑞舒(Orencia)、安挺樂(Actemra),近期即將上市或正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的新藥約有十種。

生物製劑免疫標靶藥物的好處是療效大於傳統藥物,且副作用低於傳統藥物。但是價格昂貴,目前健保只有條件給付於嚴重頑固型之類風濕性關節炎。

有研究顯示,用長遠的角度來看病人治療後所獲得生活及經濟助益,比傳統抗風濕病藥物更有經濟效益。

類風濕性關節炎最新診斷準則

A.關節侵犯 得分

‧1個大關節 0

‧2-10個大關節 1

‧1-3個小關節 2

‧4-10個小關節 3

‧>10個關節

(需至少1個小關節) 5

B.血清學指標 得分

‧RF陰性且CCP抗體陰性 0

‧RF弱陽性或CCP抗體弱陽性 2

(正常上限之1-3倍)

‧RF強陽性或CCP抗體強陽性 3

(正常上限之3倍以上)

C.發炎指數 得分

‧CRP正常且ESR正常 0

‧CRP異常或ESR異常 1

D.症狀持續時間 得分

‧<6周 0

‧≧6周 1

‧A、B、C、D四項總分≧6分

可確定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RA)

‧抽血檢驗項目:

RF為檢驗類風濕因子

CCP為抗環瓜氨酸抗體

CRP為C反應蛋白

ESR為紅血球沉降速率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止痛藥傷腎?止痛藥會成癮?吃一顆止痛藥殘留5年?頭痛時,雖然有許多止痛藥可選擇,但在網路上對止痛藥眾說紛紜,讓人看了膽顫心驚,不知該不該用藥。調查發現,27%上班族在頭痛一小時以上才選擇止痛藥,甚至有25%怎麼痛都不肯吃藥,顯示多數人寧願相信網路傳聞,對止痛藥敬而遠之,能忍則忍,可能反傷身體。

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表示,這顯示多數人對用藥方法仍然誤解甚深,需要再說明。若經常隱忍疼痛,長期容易導致精神不穩、睡眠障礙、頭頸顎等肌肉痙攣等,影響生活、工作,情緒、記憶和性功能。臨床研究顯示持續頭痛會合併發炎指標上升,例如脂肪激素等,可能引起身體代謝異常。

目前的頭痛治療藥品較早期安全,在面對輕度到中度疼痛時,可在醫藥專業人員指導下,使用適當非處方藥品,約7至9成輕微頭痛可獲適度緩解,讓頭痛不再干擾工作與生活。

不少民眾聽信網路說法,擔心止痛藥會傷身,甚至誤以為有藥物殘留或上癮問題。其實一般市售常見止痛藥成分如乙醯胺酚,在國際上是醫療常用止痛藥品成分,可阻斷疼痛傳導,有效緩解疼痛。只要按照建議劑量並搭配溫水服用,且空腹使用不會刺激胃。

乙醯胺酚成分24小時內排出體外,正確使用時不必擔心造成身體傷害或藥物殘留。頭痛不必一再忍耐,使用適量止痛藥進行緩解,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服用止痛藥的時機很重要。止痛藥必須有充分時間吸收,才能夠發揮良好的止痛作用,因此早吃早好。最理想的服藥方式是在頭痛症狀一出現,就立即服用止痛藥。

輕度頭痛時服藥,止痛效果可達80%,當忍到重度時才吃藥,效果就降到只有30%。如果頭痛次數或程度異常增加,且服藥3天後,疼痛沒有緩減情形,應向醫療人員詢問。

(中國時報)林宜慧/台北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名50歲的男性水電工吳先生(化名),多年前因手部關節腫痛就醫,原以為是工作引起的筋骨痠痛,吃一般消炎止痛藥卻無效,關節腫脹到連賴以維生的吃飯工具─鐵鎚都無法拿起,工作差點不保,後來確診,竟是較少發生在男性身上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後續使用生物製劑治療,雖可幫助控制病情,但他從小就懼怕打針,每次只要看到針頭就「皮皮剉」,所幸,醫師評估改用小分子口服藥,讓他不再「聞針色變」,如今早晚輕鬆吃藥即能控制病情,讓他每天上工、打拚都有好心情。

類風濕性關節炎少見於男性 延誤就醫恐使關節遭破壞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關節慢性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最常侵犯四肢關節,導致關節慢性發炎,甚至會攻擊眼睛、肋膜與血管。根據國內流行病學調查指出,台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率約0.4%,全台約有9萬人罹病,男女比例約1:3,且任何年紀都可能發病,但門診一般以30歲到50歲的中年女性居大宗。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較常於女性身上發生,像吳先生這樣的男性患者較少,也較容易延誤就醫,患者若無及早確診、接受適當治療,這種發炎反應容易侵犯整個關節,破壞軟骨及骨骼,造成關節腔狹窄變形、僵直無法活動。一旦關節被破壞之後,即使用藥也無法恢復,恐對生活造成諸多影響。

早期診斷、及早治療最重要 治療多元應與醫師充分溝通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能早期診斷、積極治療,可預防關節腫脹破壞,大幅降低關節變形所造成日常生活的種種困擾。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用藥選擇相當多元,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可分5大類,包括: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DMARDs)、生物製劑(Biological Agents)、口服小分子藥物(Small Molecule Drugs),各種藥物都有優缺點,民眾可跟醫師溝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用藥方式、控制病情。

吳先生一開始也用消炎止痛藥但效果不佳,改用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1年多,關節仍嚴重腫痛,後續抽血檢測體內的發炎指數;以及評估DAS28疾病活動度,獲得健保給付使用生物製劑。十分害怕打針的他,對治療十分抗拒,只是為了維持生計,只好在工作前壓抑內心對針頭的恐懼,硬著頭皮注射。去年國內引進小分子口服藥,讓吳先生多了其他用藥選擇,他現在早晚一顆藥,搭配止痛藥,發炎指數控制得相當好, 生活也不再煩惱!

小分子口服藥 讓怕打針的他快樂上工!

水電工吳先生50歲時因手部關節腫痛到診所就醫,使用一般消炎止痛藥,但症狀未改善,診所醫師認為病情不單純,建議他到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才證實是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當關節腫痛發作時,吳先生只能看著鐵槌發愁,身為家中經濟支柱,多想忍痛、咬牙上工,但關節腫痛厲害,不得不停工,且工作不穩定,家庭經濟也因此發生困難,雖然後續使用生物製劑,幫助控制病症,但怕打針的他,每次注射總是十分抗拒,所幸醫師評估、採用合適治療方式,現在,他能便利服藥、上工,心情也跟著大好!不禁愉快地說:「原來類風濕性關節炎就像慢性病一樣,吃藥就能控制,感謝醫師讓我重拾工作與生活!」。

類風濕性關節炎應積極治療 減少心血管疾病、骨鬆風險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如果不好好積極治療,除了可能導致關節腔狹窄、變形,還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風險,患者發生心肌梗塞及中風機率是一般人2倍;一旦罹病病史超過10年,相較正常民眾,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更提高到3倍,建議病患與醫師討論,選擇合適藥物,才能避免其他共病風險,享受生活!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了年紀的人在早晨起床時,總覺得腰背部有些僵硬不靈活,甚至有不舒服的痠痛感,伸個懶腰、做些簡單的活動後,就覺得舒服多了,但站久或坐的較久時有會感覺疼痛,這種現象,可能是罹患退化性脊椎炎的前兆,而非一般腰痠背痛所致,最好趕緊求醫。

退化性脊椎炎是因為脊椎經過長期的使用,脊椎間軟骨產生退化的現象,軟骨退化便會變薄或消失,導致關節吸收衝撞的能力減低,只要關節受力較大,或使用較多,便會疼痛。

由於軟骨消失,骨頭和骨頭直接碰撞,透過X光檢查可發現,關節邊緣會產生尖銳的突出物,俗稱「骨刺」,骨刺是退化的一種表現,有時會有自發性的發炎,使患者常會在半夜痛醒。

退化性脊椎炎多發生在承載重和活動量較多的關節處,像是脊椎中的膝關節、髖關節、頸椎和腰椎等。因此,過度或不正確使用,都可能對關節造成傷害,使關節提早退化。

一般而言,退化性脊椎炎的典型症狀是患者常抱怨脊椎有僵硬、痠痛的感覺,尤其起床那一剎那最痛,活動一段時間後就好轉,但活動或站立太久疼痛會加劇,如果不去管它,脊椎會逐漸惡化、變型,終至無法彎腰、行走。

這種關節炎和年齡、性別、職業、體型、骨質密度等關係密切,經常跑跳、體重較重者和運動員,膝關節炎發生的機率較高;農夫、經常彎腰的人,容易得腰椎關節炎;需要長期伏案工作者,如公務員,頸椎關節炎就容易找上他;其中男性較易發生於腰、髖部,女性則以膝部居多。

由於脊椎有發炎、退化現象,除了物理治療外,還須接受抗發炎藥來調理病情。症狀緩解後,應避免直接彎腰拾物,應採取先蹲下靠近物品再拿,也不要從事跳躍等劇烈動作,加強脊椎軟骨的保養。

文/蘇聰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常服藥卻起疹子、水泡、休克,甚至全身焦黑到有如燒燙傷患者,嚴重致死,這些不預期的藥物不良反應,在國內藥害救濟基金會每年收案250-270例,15年來共給付1400未民眾,給付金額超過4億元,痛風藥及抗癲癇藥為最常見發生問題的前3名。

蔡爸爸的女兒就是個例子,6年前7歲的女兒因罹患小兒癲癇,接受癲癇藥物治療,服用10天後身體及四肢冒出一顆顆紅疹,起初蔡爸爸和蔡媽媽不以為意,沒想到服藥2周後全身紅疹、口腔潰瘍伴隨高燒,從學校急送到醫院急診,醫師研判是抗癲癇藥物引起的「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立即進入加護病房,險些送命。

蔡妹妹因為及早診斷、治療,幸好恢復健康,但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常見太晚確診患者,來不及治療就已往生,甚至有30歲年輕人只因扭傷服藥,沒想到引發過敏性休克而不幸過世。

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公布藥害救濟制度施行15週年成果,該署藥品組副組長表示,造成藥害前10大藥品中,抗癲癇藥物及NSAID(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就各占3名,都是發生嚴重皮膚不良反應或全身性過敏、免疫反應。

依不良反應來分,皮膚及皮下組織疾患高占65%,如最常見的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其次免疫系統疾患及肝膽疾患分占9%,如過敏性休克、急性肝炎、猛爆性肝炎等;血液及淋巴系統疾患、神經系統疾患則分占4%及3%

林口長庚醫院藥物過敏中心表示,像蔡小妹這樣的案例,症狀發生第4-5天起會開始長水泡,這時代表已發作,若不及早治療,症狀出現10天後就可能如燒燙傷患者般,全身50%焦黑,提高致死率。

他指出,針對較常發生問題的藥物,部分已有取代產品,例如特定條件者可申請第二線抗痛風藥健保給付,取代排名第1名的Allopurinol,但如第2名的抗癲癇藥Phenytoin目前沒有預防方法,尤其肝、腎代謝功能較差患者,用藥後2個月內都應對各類症狀提高警覺,以降低疾病嚴重程度及致死風險。

(中時即時) 林宜慧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