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類風濕性關節炎 (5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70歲的阿嬤每天早上起床時,總會感到雙手手指關節僵硬腫脹疼痛,連擰瓶蓋、擰毛巾都扭不動,提重物時也會感到極度不適,大幅影響生活品質。只能依賴消炎止痛藥來緩解關節疼痛,然而效果不佳,尤其一旦停藥即再次感到疼痛。症狀已持續1年多,在家人堅持下到醫院就診才發現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且手指關節已經變形。
手痛狂吃止痛藥!7旬嬤就醫才知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已變形 |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在短期上,會先使用消炎止痛藥及類固醇來緩解急性發炎疼痛,合併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然而長時間使用高劑量類固醇,可能發生副作用如骨質疏鬆、月亮臉、水牛肩、白內障等情況。因此,現今生物製劑以及標靶藥的出現也讓醫師、患者有更多元的治療選擇。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以及標靶藥有針劑及口服2種,能夠精準阻斷特定發炎物質,且較快速的發揮免疫調節的效果,對發炎處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使用施打的生物製劑,對於常忘記吃藥的民眾、傳統治療上無法獲得良好控制的族群,或是因副作用無法耐受之患者而言都是一大福音。
 

| Uho優活健康網

文章標籤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節炎聽起來是一種病症,實際上關節疾病有100多種原因,不僅止是老年人的疾病。在美國,有超過5000萬的成年人和30萬個孩子患有各種關節炎,例如炎症性關節炎(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傳染性關節炎(如C型肝炎)、變性關節炎(如骨關節炎)或代謝性關節炎(如痛風)。

當關節疼痛時,就診請醫師協助是首要。但營養學家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透過食物的選擇,減緩某些關節疼痛問題,以下是5種對關節炎最糟糕和最佳的食物:

讓關節炎惡化的食物

1. 精緻碳水化合物

白麵粉和糖之類的精緻碳水化合物,可能有助糖化終產物(AGEs)生成 ,這種產物已被證實會加劇發炎反應。研究還顯示,精緻糖和麵粉(藏在許多含糖早餐穀物和零食中)也對腸道微生物叢有重要影響,會加重炎症。

2. 含糖飲料

含糖飲料中的高度加工糖,與慢性發炎有很大關係。尤其是汽水,會增加女性的關節炎症狀。根據《美國臨床營養雜誌》上發表的研究,每天喝350毫升的汽水,會使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增加63%

3. Omega-6脂肪酸

限制葵花油、玉米油、大豆油和葡萄籽油的攝取,它們的Omega-6脂肪酸比例比其他油高。營養學家解釋,Omega-6會使血壓升高,觸發免疫反應,並加劇炎症。

4. 加工肉品

加工肉(包括培根、香腸和其他熟食肉類加工品)的糖化終產物含量更高。另外,有些食品往往鈉含量更高,導致水分滯留體內,導致關節腫脹。

5. 披薩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的數據,美國典型飲食中鈉的主要來源之一「披薩」,也可能導致關節發炎。精緻碳水化物製成的餅皮,上面撒了各種加工香腸,等於一口氣就吃進兩種對關節炎不利的食物。

對關節炎有利的食物

1. 綠花椰菜

綠花椰菜富含維生素CK以及蘿蔔硫素。蘿蔔硫素被認為可以減緩骨關節炎的症狀和惡化。此外,綠花椰菜也是蔬菜中鈣含量的佼佼者,減緩發炎之外,也能讓骨質更強壯。

2. 櫻桃

色彩繽紛的蔬果多含高量植化素和抗氧化劑,與減少身體發炎有關。尤其櫻桃是首選,含豐富的花青素和抗氧化劑,可改善血液循環並減輕疼痛。關節炎基金會說,一般來說,顏色愈鮮豔,抗氧化成分愈多。

3. 抹茶

所有綠茶都有抗氧化效果,動物研究顯示,其所含兒茶素可對抗細胞損傷,降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嚴重性。

4. Omega-3

根據關節炎基金會的說法,每周吃兩次或多次富含Omega-3的魚類,可以保護心臟同時減少發炎。例如鮭魚、鯡魚、沙丁魚或鯖魚。

5. 薑黃

近年來的超級食物薑黃,對關節炎患者同樣有利。營養學家說,將薑黃素與脂肪和黑胡椒粉混合使用,可減少炎症性關節炎疼痛。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場新冠病毒燒出全球防疫焦慮,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已十多年的阿鳳姨愈看新聞愈擔心:「醫生說我是免疫出問題,又要每個月回醫院拿藥,會不會很容易感染?該怎麼提升免疫力?」

成大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表示,新冠病毒疫情期間,確實有病人擔心到醫院會增加染疫風險,要求延長回診時間;他認為「其實第一時間各醫院就啟動嚴格的感控分流機制,反而比其他眾人群聚的場所更安全!」,包括量體溫、確認旅遊史、接觸史、呼吸道症狀等,區隔高風險病人,而進入醫院也必須戴口罩。這些防疫措施實施三個月以來,有效的降低感染風險,台灣各大醫院目前也沒有大規模院內群聚感染的現象,病人們可以對台灣的醫療更有信心。在醫師的門診中,有九成以上的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都能定時回診。

流感疫苗有必要 小感冒也別輕忽

關於病人「抵抗力不好」的擔心,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為自體免疫疾病,由於不正常的免疫機制過度活化,誤傷自已的關節,治療過程中為了調節免疫,或多或少會降低病人抵抗力,可能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早和醫師反應,以免發展成下呼吸道感染,例如細菌性肺炎等嚴重情況。」醫師強調,不要以為只是感冒就輕忽,即使無法及時回診,也要就近請診所醫師評估。

那麼該如何提升免疫力?醫師建議,「身為易感族群,不僅在疫情期間,在平時就要養成勤洗手、出入人潮密集場所戴口罩的習慣,做好自我保護,不但預防呼吸道感染還能兼顧防空污。」此外,飲食均衡、維持正常作息、睡眠充足、規律運動,這些基本的保健方法人人適用,而且安全無害。

他也呼龥病人接種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疫苗能發揮一定程度的保護力,不會因為打了疫苗反而得到感染,或誘使原本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惡化。」醫師強調,病人若有任何疑問要先和醫師討論,不要因為莫名的恐懼而失去強化自我保護的機會。

醫病合作多溝通 長期抗病少風險

「最重要的是落實醫病共享決策,建立良好的醫病互動。」醫師表示,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已標準化,藥物選擇多元,醫師會評估病人的狀況來選擇。但在長期慢性治療過程中,一定會有狀況需要醫病合作,初期就引導病人了解疾病風險、參與治療決策,包括藥物選擇,醫師會花時間讓病人了解用藥選擇,再依需求討論出適合的藥物,「有些病人不想挨針、覺得口服藥更方便,就可以選擇小分子口服標靶藥;年長的病人怕忘記服藥,或偏好到醫院才安心,可能就會傾向至醫院打針。」

醫師認為,雙方充分互動有助提高病人的醫囑性,遇到問題時也更願意和醫師討論,及時調整治療計畫,這樣才能達到有效控制疾病,遇到感染或副作用發生時也能及時調整。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0多歲的林先生正在事業高峰期,卻發現罹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剛發作就症狀劇烈,初期藥物治療效果並不理想,工作忙碌的他很快就失去耐心,回診時間愈來愈不規律;交友廣闊的林先生在親友的關心建議下,嘗試了多種另類療法,甚至不惜花大錢飛去日本打胎盤素。中斷治療半年多,最後林先生還是回到醫院求診,也能夠規律回診、用藥,目前已控制到低--中度疾病活動度,但已破壞的關節無法恢復,還是需要止痛藥。

長庚風濕科科主任表示,林先生是屬於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預後狀況比較不理想的病人,不僅發炎指數偏高,抽血檢查也發現與疾病相關的抗環瓜氨酸抗體(anti-CCP)呈陽性,「研究顯示這一類病患的病情進展較快,如果不好好治療,未來關節破壞機率高,預後較差。」醫師強調,林先生一開始就沒有好好配合治療,再加上應酬多、作息不規律、常抽菸,都是影響病情控制、造成關節變形的重要因素。

在門診中其實常遇到無法耐心配合治療的患者,通常因為疼痛、關節僵硬、睡不好、情緒低落、工作受影響等狀況降低治療信心,中斷治療。醫師強調,如果想嘗試另類療法,務必先與醫師討論;同時,在抗病過程中,家人的陪同、了解,是患者很重要的心理支持。

醫師提醒,「患者可能因為關節受損,影響日常活動,像是無法提重物、開門、開瓶蓋......,甚至不方便穿衣服鞋襪,需要家人協助或使用輔具、調整居家環境。」像是重要活動關節如手腕、膝蓋等受損時,要減緩這些關節的工作量,除了親友幫忙,也可配戴輔具,並依個人狀況接受物理治療、做一些增強肌力的復健訓練。「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有骨質疏鬆問題,要注意避免跌倒。」醫師強調,地面要防滑、不要堆放雜物、裝設感應式夜燈......等,都是居家環境調整的重點。

「關節破壞無法恢復,對第一階段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已有生物製劑能達到治療效果。」醫師強調,重要的是及時治療,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已進入個人化醫療時代,可配合病情及患者需要調整用藥,生物製劑也陸續有多種選擇,例如小分子口服藥的問世,就提供不方便注射或害怕打針的患者新選擇。
醫師呼龥,「醫病充分配合,才能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預後、提高生活品質。」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人似乎特別重視食補,從傳統的藥膳到現代的保健食品,都各有信徒。基隆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就常聽到病人分享的各種「類風濕性關節炎飲食、營養保健秘訣」,例如「香蕉對關節不好」,聽在醫師耳中只覺得香蕉蠻冤枉的,明明是營養豐富的好水果卻變成黑名單!另外也常有長者以為有關節炎不能吃豆類,食物及營養素真的會影響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情嗎?

醫師表示,病人認真收集保健知識是好事,但要小心道聽途說,「有些病人聽說動物脂肪不好就決定不吃肉,結果蛋白質攝取不足、營養不良,變得消瘦,失去活力;甚至有病人採取斷食療法,雖然有研究發現斷食能減少發炎反應,但不可能一直持續,長期斷食也會導致營養失衡。」醫師強調,健康均衡飲食是基本原則,不吃肉沒關係,但要從其他飲食來源補足必要的營養素。

關於有助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的飲食及營養成分,目前比較被肯定包括omega-3脂肪酸、維生素D、抗氧化物,而且最好從日常飲食中攝取,「許多病人愛用保健食品,其實天然食物更能同時補充人體需要營養,維生素,抗氧化物,礦物質,膳食纎維,微量元素等。」

醫師表示,omega-3脂肪酸能減少體內的發炎反應,魚油中的EPA、DHA都屬於omega-3脂肪酸,研究顯示每天2.7公克的EPA+DHA脂肪酸可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降低疾病活性,有助減少抗發炎藥物的使用。在初期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對照型研究高量(5.5g)EPA+DHA可強化病程修飾抗風濕藥物(DMARDs)的作用但也有較高比例患者無法遵從此劑量的魚油。因此醫師建議多吃海魚,補充omega-3脂肪酸還能攝取優質蛋白質,如果擔心重金屬污染,可以選擇體型較小的海魚。另外,多攝取不同顏色的蔬果可補充各類抗氧化成分,有助消除自由基;而維生素D除了有助鈣的吸收維持骨骼健康也有免疫的角色,另有研究發現缺乏時可能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活性相關。

醫師表示,綜合現有研究結果,建議病友參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及油脂、多攝取蔬果、多吃魚、白肉,少攝取紅肉、適量堅果、全麥穀類的「地中海飲食」,同時也有助維護血管健康----尤其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比一般人高1.5-2倍!

「飲食僅是輔助」醫師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最重要的關鍵是藥物治療。

過去病情難以控制的中、重度病人,隨著生物製劑的問世終於擺脫「無藥可用」的窘境。生物製劑初期都是針劑,但臨床上約5-6% 的病人害怕打針,醫師就曾遇過有病人疾病活動性很高,傳統病程修飾抗風濕藥物等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卻因為怕打針而不願意使用生物製劑;幸而2014 年底小分子口服藥通過健保給付,提供患者更方便的口服藥物新選擇。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才50多歲就得換人工膝關節?成大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月前在門診中,收治一名多數關節疼痛,尤其是兩側膝關節嚴重受損,有一側已經必須罝換人工膝關節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仔細詢問才發現,其實病人早在4、5年前就已確診,卻一直沒有規律就醫,直到症狀加劇,換了人工關節之後,才開始配合治療,病情也慢慢穩定下來。

醫師表示,病人沒有配合治療,通常是因為不了解病情發展,輕忽類風濕性關節炎對關節的破壞的嚴重性;而關節一旦受損就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的功

有鑑於「早期診斷、及早治療」是減少關節破壞及疾病復發的重要關鍵,2010年歐洲、美國聯合發表新版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準則,訂出客觀標準,幫助醫師提早診斷。醫師指出,隨著診斷標準的進步,加上衛教宣導增加民眾對疾病的認知,目前早期診斷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已有顯著提升;再加上新藥持續發展,醫師強調,「診斷及治療的進步,現在類風濕性關節炎已經很少發生嚴重關節變形,甚至需要置換人工關節的情況。」

而治療的關鍵就在於積極面對,不要諱疾忌醫。醫師表示,新藥的發展,尤其是生物製劑的問世,突破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瓶頸,病情得以迅速控制,患者的工作、生活都能回復如常。目前台灣已上巿並通過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有7種,除了針劑,也有小分子口服標靶藥物,對於害怕打針、經常外派工作或出國的患者來說,提供了免打針的口服藥新選擇。

醫師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仍無法治癒,確切的病因也還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與多重因素相關,例如家族性,有家人患病,其他家人罹病機率會比較高;而環境因素如抽菸,也會增加誘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他會建議有抽菸習慣的病人戒菸,門診中也確實有病友反應戒了菸,感覺關節症狀比較好控制。

所以,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這類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病,更需要病人對自己的健康負責。醫師強調,「藥物的多元發展讓治療更有彈性,更能滿足病人的需求,但關鍵是遵從醫囑。」拿了藥卻沒有規律服用,不但浪費醫療資源,更讓病情惡化,錯失復元良機。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刷牙可能有助預防關節炎!1項新研究結果顯示,導致牙齦感染的病菌,也會引發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界對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口腔衛生有關連懷疑已久。專家指出,這項發現增加了論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導致牙齦感染的病菌也會引發折磨全球許多人的殘疾。

感染導致牙周病的放線桿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會造成蛋白質增生,讓免疫系統衰退。

控制蛋白質增生的瓜胺酸化(citrullination),是人體自然發生的過程。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研究人員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體內的這種過程過度活躍,導致發炎並破壞組織。而他們最新的發現顯示,牙齦疾病患者的樣本,明顯也有相同情況。

不過研究人員提醒,參與研究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逾半沒有感染這種細菌。他們說,這可能代表腸、肺或其他部位的細菌造成這種關節疼痛。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授安德拉德(Felipe Andrade)表示:「猶如研究多年的複雜拼圖,終於放入最後1片。如果我們對兩相結合產生的變化所知更多,也許我們可以預防,而不只是干預。」

發表在「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的這項新發現,對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有重大影響。

英國逾70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大部分是老人,但不是只有年長者會得。

主導研究的麻州綜合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柯尼格(Maximilian Konig)醫師說:「這項研究可能是最接近找到類風濕性關節炎成因的成果。」(

譯者:中央社何宏儒)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愛的孫子就在眼前,卻因手指關節腫痛而無法抱在懷裡,是許多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遺憾。醫師指出,臨床上有效的治療藥物愈來愈多,患者不應抱持忍耐的想法,應該與醫師一起積極治療,掌握ABC原則達到緩解關節發炎的目標,不僅可避免關節變形,還能恢復既有的生活能力。

好發於中老年女性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許多女性警覺自己失能的開始。成大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典型症狀是關節紅、腫、熱、痛,通常從周邊小關節開始受影響,患者可能兩側手指關節出現對稱性的腫痛,不只無法抱起孫子,原本信手拈來的切菜動作也受影響,甚至扣衣服扣子、轉門把都出現問題。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且全身性的免疫疾病,除造成關節本身發炎,持續下去恐破壞結構、甚至變形,就連內臟器官也可能受影響,導致出現間質性肺炎、皮膚血管炎及心血管問題。然而,台灣女性太會忍耐的個性,往往成為延誤就醫關鍵。類風濕性關節炎通常為多關節炎,如果不予以理會,發炎的關節數目會愈來愈多、愈來愈嚴重。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藥物分兩大類:一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或是類固醇,目標是短期用最低劑量來控制症狀。另一種真正可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疾病進程,包括傳統口服疾病修飾藥物(DMARDs)及生物製劑,其中生物製劑更是延緩關節被破壞的利器,目前有許多不同機轉,患者若使用一種沒有效,還有其他選擇。

醫師曾遇過一位70多歲的患者,原本從事養蝦工作,發病後無法繼續搬飼料,由於使用傳統疾病修飾藥物效果有限,改用抗腫瘤壞死因子-α生物製劑,雖情況好轉,但7個多月後愈打愈無效,後來改用其他機轉的生物製劑才獲得控制。現在定期回診追蹤,並仍持續從事養蝦工作。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進入新時代,藥物選擇很多,醫師很積極,患者也要跟上腳步,努力追求緩解關節發炎目標。」有些患者擔心藥物長期使用會有副作用,事實上這些藥物上市時間已久,安全性醫師都能掌控,回診時也會監測肝腎功能來做調整。

配合醫囑改善病況 積極治療掌握ABC原則,關節更有力!

*A(Achieve):積極追求達標

臨床上不少患者自認關節不痛,就可以停藥,事實上,醫師評估發炎狀況是否達到控制目標,最常使用的是疾病活動指數28(DAS 28),包括患者的主觀疼痛分數、關節腫痛數目、抽血數值等,綜合去算出一個分數。醫師會在回診時定期測量DAS 28指數,評估是否需要調整藥物。

*B(Better):慎選治療藥物

目前患者使用傳統疾病修飾藥物後,若效果不佳,臨床仍屬於嚴重等級,就可申請使用生物製劑;然而臨床上確實有2、3成的人,對於特定生物製劑效果不如預期,若治療未達標,就可轉用其他生物製劑。

生物製劑的機轉眾多,國內在健保給付上,有一、二線藥物之分,這與藥物當初臨床試驗設計所得到的實證有關,不過最新美國風濕病醫學會建議打破這樣的分別,認為應該依照病人需求來給最適合的藥,因此醫師會針對患者特性選擇生物製劑。

*C(Care):做好全面照護

提醒患者配合醫囑用藥,隨著疾病改善,有可能減少用藥數。此外,有任何疑問都要諮詢專業人員,千萬不要聽信偏方,該吃的藥沒吃,吃其他不確定療效的品項,導致延誤病情、關節變形。

飲食上建議採有抗氧化作用的地中海飲食,也就是選擇橄欖油或是魚肉為主的烹調方式,可幫助降低體內發炎反應。由於這類患者可能有心肌梗塞、中風等嚴重併發症,抗氧化的飲食亦可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反而不動愈痛,適度做伸展運動將有助緩解關節,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常產生次發性的退化性關節炎,不妨可嘗試游泳或健走等運動,可讓全身關節與肌肉充分活動。

中時 張雅雯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後的3個月是黃金治療期,延誤恐會導致關節不可逆的傷害如變形,後來翁先生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病況穩定,但傷害已經造成,左手腕功能仍然受損,髖關節也必須更換人工關節。
 
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40歲中年女性,患者人數是男性的3倍。由於滑膜組織受侵犯持續發炎,會造成關節腫脹疼痛,但因為這個年齡層的女性大多要做家務,所以常常會誤判為勞累或退化性關節炎。建議若發現關節持續紅腫熱痛,應趕緊至過敏免疫風濕科檢查,確診後也要積極回診,預防關節持續發炎導致變形。 
 
【先了解】起床僵硬疼痛
 
類風濕性關節炎一開始發病時,大多會先出現在手指第二排關節至手腕部位,會持續感到紅腫熱痛,尤其早上起床時症狀會更嚴重,有時起床後要刷牙洗臉都相當困難,也就是愈休息愈疼痛,這是因為不動時免疫抗體沉積會使發炎更嚴重。
 
牙周病恐誘發
 
醫師表示,根據國外許多研究顯示,若有罹患牙周病的民眾,會增加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另外,抽菸也是危險因子,其他因素還包括像是免疫疾病的家族史與後天感染等,但還是有絕大多數患者都屬於不明原因。 
 
【這樣做】施打生物製劑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後3個月內是治療黃金期,若能把握時間,可大幅降低關節受損變形的機率,醫師會依照病況嚴重程度給予不同治療方式,輕微者會以口服免疫調節劑、消炎止痛藥治療,若無效或病況嚴重者,則會給予生物製劑治療。
 
ABC治療原則
 
一旦確診,建議依循ABC治療原則,也就是Achieve做到,每個月回診監測發炎指數,控制病程;Better更好,與醫師討論適合使用何種藥物,依患者生活習慣選擇;Care關照,做好飲食、用藥、運動等全方面的照護,改善疾病。 
 
 
如果使用藥物治療,超過3個月發炎指數仍然沒有好轉,那此時就算關節已經不痛,也建議與醫師討論調整藥物,以免影響關節組織。 
 
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
報導╱張雅淳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冷氣候環境,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症狀易好發症狀。亞東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是免疫系統失調攻擊各關節而發炎,天氣變冷關節疼痛會更嚴重,臨床觀察,近期門診大約增加了3成的患者。
 
門診中就曾收治了一位婦人,這陣子發現手指、手腕關節腫痛,尤其天氣變冷症狀更是加重,早上醒來更加明顯,就連要扭個毛巾、開個門都覺得痛。原本以為只是因為家事做太多,造成媽媽手而關節痛,自行吃消炎止痛藥後,仍然沒有改善。就醫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經過藥物治療幾個月後,關節腫痛發炎才終於改善。
 
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典型症狀常見遠端關節發炎,造成手指關節、手腕關節腫痛,通常會左右對稱疼痛,肢體、腳趾關節也可能受到影響。此外,患者常見出現「晨僵」現象,愈不活動愈腫痛。疼痛僵硬往往會超過一小時。
 
類風濕性關節炎通常半年到1年是治療黃金期,愈早介入用藥,控制的效果會更好,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像是抗風濕藥、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都有健保給付。也提醒,若拖延治療,病情控制差,可能造成手指變形難以回復。若關節受損嚴重,甚至會影響到行動,應該依照醫囑按時用藥。
 
(鄭綿綿╱綜合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多數女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懷孕後一年內復發,但有部分患者病友反而改善。
國內目前約有10萬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其中每10個就有約9個人是女性,不少病友發病時正逢育齡期,對於懷孕總是既期待又害怕。但若病情控制得宜,仍能正常生育,患者應與醫師充分溝通。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表示,類風濕關節炎好發於40至50歲女性,但也有患者20~30歲即發病。與僵直性脊椎炎皆屬免疫系統異常疾病,破壞身體正常結構,不同於侵犯脊椎為主的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關節炎發病部位主要在手腳四肢小關節,因此常被誤認為關節痠痛而延誤治療。
 
不少患者歷經跌打損傷、民俗療法等漫長就醫過程,延宕多年確診,不僅錯過發病後2年內的治療黃金期,更恐因不當推拿而使症狀惡化,導致關節變形,甚至須置換人工關節,亦有機會併發如:肺纖維化、腎功能破壞,與血管發炎致血管動脈硬化等。
 
台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指出, 30歲左右類風濕關節炎女性患者,因適逢國人普遍育齡期,曾有患者自規劃懷孕期間,未告知主治醫師即自行停藥、中斷治療。懷孕期間忍耐疼痛,再度就醫時症狀明顯惡化。
 
醫師提到,相關研究顯示,多數女性患者產後復發機率極高,讓患者對懷孕既期待又害怕。醫師解釋,因懷孕過程時的荷爾蒙變化會讓患者在懷孕3個月後至生產期間明顯緩解,但期間若未搭配適當治療,產後復發機率較高。
 
醫師進一步指出,部分藥物會影響包含卵子與精子等的細胞分裂,恐有畸胎風險,如MTX藥物一般建議須停藥3個月,甚至有藥物須停用約2年才可正常生育,建議患者若懷孕需與醫師調整治療方式。目前也有許多新型生物製劑(腫瘤壞死因子阻斷劑),相較於過去「全面通殺」特性,副作用大幅減少,健保也多有給付,事先與醫師討論調整用藥,反而有助平安生育。
 
醫師提到,曾收治不少年輕患者,確診時彷如絕症,因而不敢成家生育。但他強調,只要與醫師充分溝通,生兒育女都可輕鬆圓夢。
 
患者平時可多抓握軟式網球,或從事全身柔軟體操與瑜伽等運動。醫師也強調,飲食補充鈣質,以全麥、多蔬果、橄欖油等烹調食材為主的地中海飲食,有助患者生理狀態。
 
2016/05/16 10:00:00 聯合線上企劃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節對稱一起「熱.腫.痛」 勿輕忽!
 
「好痛啊!」晨醒時,身體僵硬這個「老症頭」開始變本加厲,46歲的A小姐(化名)現在還得忍受關節紅腫疼痛,「摸起來還熱熱的!」
 
「若有對稱性的關節疼痛,就要當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提醒,不少病患往往不清楚身體發出的「警訊」而耽誤就醫時機,像晨醒後四肢僵硬,經常超過一小時,甚至痛到中午才舒緩,不適部位常出現在手指、手腕、腳趾、膝關節等,「這就是很典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應盡速就醫,不能拖!」
 
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持續治療更助病情緩解!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病因不明的慢性病,如果發現得早,及早治療都能收到不錯的效果,目前治療的藥物包括類固醇、免疫抑制藥與生物製劑等,「早日發現,醫師都能對症下藥,避免關節永久的破壞及變形。」
彰化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則表示,不只要接受治療,更要持續治療,不少病患常覺得自己症狀好轉而中斷治療,這是很危險的。「就像是火燒厝,就算火變小,一旦停止治療,星星之火又會燒起來!還越燒越旺!」
 
曾經遇過明明病情算是輕度的病患,但吃藥卻斷斷續續,時吃時停,導致關節持續變形,最後腳變形走路不便,手變形連碗筷都拿不了,「這都是太輕忽病情,沒有持續治療的後果!」
 
輕忽病情恐損傷關節功能!
 
類風濕性關節炎若過度輕忽會造成全身器官受侵犯,造成永久性傷害;一般輕度患者口服藥物即可獲得控制,中重度患者則是可以考慮透過生物製劑做治療。若曾經罹患肺結核或B肝、C肝等潛伏病患,較可能有副作用,治療前建議告知醫師自身的病史進行風險評估。
 
「只要在關節變形前確診,及早開始治療便能有效控制。」目前治療方式也越來越多元,注射方式也有傳統針劑及新式注射筆可選擇;每種生物製劑的注射週期也不相同,代謝速度、副作用也不盡相同,每位病患適用條件不同,可與醫師討論使用。
 
醫師不約而同提醒,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只要透過早期治療,且治療不間斷,幾乎可以完全緩解,保有一定的生活品質和身體機能,別輕易灰心。
 
2016/04/18 10:11:27 聯合線上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腳踝關節出現痠痛腫大要小心,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作怪,誤信偏方或延誤就醫,將導致病情惡化,醫師建議一旦出現症狀,最好尋求專業醫師治療,都有不錯的效果。
 
常有民眾手、腳等關節處出現痠痛,卻誤以為得了「媽媽手」或「肌腱炎」,狂抹痠痛藥膏、貼布來減輕疼痛,但發現症狀不僅未獲得改善,還紅腫加劇,直到就醫確診才知是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
 
前埔里基督教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醫師說,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失衡的疾病,也有可能因環境、基因等其他因素造成,起初關節處出現持續性的發熱、腫脹、疼痛等,最後影響到身體其他部分。
 
「別以為年紀輕就不會得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35歲至55歲,其中女性又比男性多,患者要多休息、使用輔具外,一般會採用抗發炎藥物來減緩症狀,若症狀嚴重者,可採標靶治療。
 
關節持續腫大、發炎時,最好趕快到免疫風濕科檢查,越早治療效果越好,要避免誤信偏方、亂服藥或延誤就醫,以免症狀更惡化。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一波冷氣團報到,每逢天冷民眾的心血管疾病發作頻率就提升!據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生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率,較一般人高;且若患者病史超過10年以上,發生機率更增加到3倍!
 
一位五十多歲女病患,早已確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卻因為害怕使用藥物會有副作用,而拒絕接受治療,改採推拿、吃草藥等民俗療法,導致關節多處變形,手部嚴重失能,不久又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檢查時發現有三條血管已嚴重阻塞,緊急進行心臟繞道手術後救回一命,收治此患者的醫師指出,該患者後續接受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治療,半年多來病情控制穩定。
 
醫師說明,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會讓身體長時間處於發炎狀態,建議患者要把握兩年內黃金治療期積極就醫,以讓病情獲得較好的控制,若超過兩年才治療,就很難達到「治療達標」的目標,恐讓病情持續惡化。
 
現今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選擇多元,醫師進一步解釋,若使用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改採取生物製劑進行治療,日前衛福部也核准最新小分子口服藥,適用於使用MTX無效,或無法耐受MTX的中重度患者,可幫助患者治療,此外口服的方便性也提高患者的用藥順從性。
 
最後,醫師提醒,隨著藥物研發技術的進步,治療選擇不斷推陳出新,患者可依自己的病情與健康狀況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進行治療,只要定期回診,同時配合均衡營養、運動等生活習慣的培養,類風濕性關節炎都已可獲得良好的控制。
 
2016/07/18 10:27:00 聯合線上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上下一個階梯都痛到快掉淚,遛狗時間根本是狗在溜我,幸好狗狗貼心會等我慢慢跟上腳步。」回想類風濕性關節炎發作舉步維艱的情景,許太太(化名)眼眶泛紅,她說除了因為疼痛影響行走,必須經常請假之外,連吃飯拿筷子、穿衣服都很困難,看了好多科終於轉到免疫風濕科確診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積極配合醫師治療,病情得到控制,更慶幸的是未造成不可逆傷害,工作、生活終於恢復正常。
 
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多發性關節炎,對稱性小關節發炎是典型症狀,發生位置多在手腕或近端的指關節,或腳趾關節,病人常出現晨間僵硬,往往超過一小時才緩解。若未及早診治,部分器官也可能受影響,例如免疫系統攻擊眼睛,可能出現鞏膜炎或修格蘭氏症候群(乾燥症);若是侵犯肺部,可能引起間質性肺炎,且發病時間越久,這些器官受損的風險越高!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選擇種類繁多,當使用傳統藥物如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藥等,治療效果有限時,經醫師評估,可加上生物製劑治療,目前生物製劑多採針劑注射,但部分病人有打針恐懼,或因工作或其他因素無法規律至醫院打針,考慮用藥順從性,醫師建議,可用小分子口服藥進行治療。
 
醫師特別強調,遵醫矚是病情能否有效控制的重要關鍵,無論那一種治療方式,病人一旦自行減藥、停藥,很容易復發,門診若遇到病人診斷後就未再出現,等到再到門診時,關節已嚴重變形,真的是「走著出去,下次卻坐著輪椅進來」,提醒病人一定要好好配合醫生,尤其藥物進展快速,讓醫師有了更好的「武器」,只要病人願意配合,就能發揮最大治療成效。
 
2016/07/25 10:32:00 聯合線上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好好吃下每一顆藥嗎?」
 
遇到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回診抽血檢查發現治療反應不如預期,新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總會再三和病人確認有沒有乖乖吃藥,因為根據他的臨床經驗,超過一半的病人會有讓醫師傻眼的用藥行為,尤其是才剛診斷、還沒吃過苦頭的輕度病患。
 
被醫師發現沒有乖乖吃藥時,病人總有各式各樣的理由,例如:「這顆藥不是有痛才要吃嗎?」「這顆藥太苦了」「這些藥一次要吃四顆太多了吧,所以我只吃了一顆!」「我忘了吃藥」「家人不讓我吃那麼多藥」……。
 
為什麼要吃那麼多藥?醫師強調,過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治療像倒金字塔,從最少量藥物開始,效果不好再一個一個慢慢加;但新的治療觀念變成金字塔型----從一開始就採取多種藥物組合的「合併療法」,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積極控制病情,並密切追蹤治療反應及調整用藥,以及時掌握疾病進展,避免關節變形。因為雖然八成患者接受一般藥物治療即可控制病情,「但有少數患者疾病活躍性高、病情進展快速。」醫師表示,這些病人可能需要提早使用生物製劑才能控制病情,多種藥物的合併療法可以盡快評估療效,以早期決定是否有必要申請生物製劑。
 
評估病情時除了患者主觀上有沒有疼痛、僵硬感,更重要的是病情活躍度的量化評估,如:關節腫脹或觸壓疼痛、抽血檢驗發炎指數;以及影像證據如X光、超音波。「X光一直是重要的診斷依據,但若病人發病時間短,X光可能比對不出病程的進展。」醫師表示,目前大力推行被稱為「風濕科醫師的聽診器」的骨關節超音波檢查,能更敏感的偵測軟組織發炎腫脹和關節破壞狀況,對於少數發炎指數不高但關節破壞明顯的病人,申請生物製劑時附上骨關節超音波報告有助爭取健保給付。
 
醫師常說:「讓病人關節腫脹變形是醫師的失敗!」因為隨著藥物發展以及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因深入的了解,只要掌握治療黃金期,配合醫師用藥,有機會達到病情緩解,進而達成減藥的程度;病人有任何用藥疑慮都不要害怕和醫師討論,「就像生物製劑,過去都是針劑,現在也有小分子口服藥,害怕打針或是覺得針劑不方便的病人可以選擇。」醫師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抗病第一步,就從好好吃藥做起!
 

2016/07/25 10:20:20 聯合線上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體免疫疾病?」「那就要促進免疫力啊!」
一聽到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自體免疫疾病,很多人立刻聯想到要促進免疫力,其實病人不是免疫力不好,而是錯把正常細胞當成「敵人」攻擊,這時需要的反而是抑制免疫。
 
大林慈濟風濕免疫科就曾遇過病人聽信親友介紹「吃XX保健食品可以改善免疫力」,結果病情反而惡化,「許多保健食品對身體有沒有好處先不提,但強調提升免疫力,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反而會有不良影響。」還有很多病人自認為身體虛,需要補一補,但常見的補益中藥未必適合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若想尋求中醫治療,務必請教合格中醫師的意見,千萬別自行服用未經中醫師開立之中草藥,醫師最怕的是病人道聽途說,私下嘗試食療、偏方,又不敢或不願意讓醫師知道,影響病情。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必需終身與病共存,當然會想尋求各種能讓自已更健康、生活更有品質的方法,但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醫病之間的充分溝通是讓疾病控制達到理想目標的關鍵。
 
隨著藥物研發技術的進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已經有更多元的選擇,哪一種藥物最適合?除了醫師的專業判斷,也要考慮病患的需求,最好的方法是透過醫病共同討論後決定。
 
「過去常說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壽命平均比一般人少了5~10年,但隨著照護品質提升,尤其是生物製劑的問世,最新的統計已顯示患者的平均壽命已逐漸提升,接近一般人的水準。」目前生物製劑也有不同選擇,就醫學上來說有效程度差不多,但觀察臨床使用經驗,的確有害怕打針、針劑治療效果不理想、打了會過敏……等個別狀況,對於這類不適用針劑的患者,現在也有小分子口服藥可以選擇。
因此,
 
「先和患者介紹、分析不同藥物治療的優缺點、聽聽患者的需求,再一起討論出適合的治療計畫。」鼓勵病人提出自已生活需求和想法,因為在藥物發達的今天,必然能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2016-04-25 10:33:15 聯合線上企劃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免疫疾病,媽媽妳就吃這個保健食品調節免疫吧!」一位原本藥物控制得不錯的太太,因為女兒孝心,買來保健食品調節免疫,沒想到吃了反而引起病症復發,關節紅腫疼痛,後續藥物治療半年,才漸漸回復原本控制良好的病況。
 
大林慈濟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指出,國人老覺得吃西藥傷身,偏好採用中藥、保健食品調養身體,所以上述案例常常上演,尤其天氣開始轉涼,到了冬令進補的時節,病友一定要注意進補!許多進補的成份都有免疫力增強作用,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來說,隨意提升免疫反應可能使病情惡化,呼籲病友應審慎選擇食用的補品!。
 
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第一線治療會先採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接下來再視狀況使用低劑量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若上述藥物無法控制病情,臨床會考慮使用生物製劑,病友們需體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療程就像糖尿病和高血壓一樣,應遵從醫囑,勿擅自停藥,否則可能造成病況惡化,不反對病友採用中醫、保健食品調養身體,但一定要遵醫師指示、持續治療,否則無法抑制發炎,恐造成關節無法回復的傷害。
 
除了藥物控制以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養,秋冬氣溫下降、濕冷,病友因為氣溫變化造成局部關節血液循環不良引起關節腫痛,所以一定要注意關節保暖。而在節慶的時候大家免不了要團聚歡慶,媽媽們採買食物、打掃家庭,一定要避免過度使用手部關節,避免病情發作,才能安心享受天倫之樂。
 
2016-05-30 10:41:00 聯合線上企劃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名30多歲年輕女性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不以為意導致延誤治療5年,手腕關節早已變形,簡單家事都做不了,即使用藥無法回復過去的靈活。收治上述病患的耕莘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表示,正常的免疫系統平時會保護身體對抗外來細菌病毒,也就是一般說的「抵抗力」,就如感冒有時也會自行痊癒。而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免疫失調,造成免疫系統攻擊正常器官,「自己打自己」攻擊關節軟骨,導致平時保護關節正常緩衝作用的關節滑膜發炎,嚴重還可能攻擊內臟致心肺疾病,或神經病變、血管發炎等。
 
有些患者初期會誤把類風濕性關節炎誤認為痛風,但痛風是因體內尿酸累積造成,一般多從腳部發病,「來得快、去得也快」,一發作連走路都有困難,但經常不到一週就可緩解。而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時除多從手部關節開始,通常發作會長達好幾個月的漸進式疼痛。
 
醫師進一步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免疫疾病,各種年紀皆可能罹病,若未及時治療恐致關節「不可逆」的永久變形。而一般關節痠痛或是退化性關節炎平時雖然也會有「晨間僵硬」症狀,但通常不會超過15分鐘。因此,若發現手腳關節每天早上起床都有晨僵不適感超過40分鐘、且持續6周或逾一個月的關節腫痛,應儘快就醫。
 
醫師解釋,其致病原因至今未有定論,一般認為可能是基因遺傳、經外來不明病毒感染誘發免疫失調,目前推估國內約有10萬名患者,多好發於中年婦女,但其中也不乏20、30多歲年輕患者,女性罹病比例約為男性的3倍。
 
過去傳統治療使用免疫調節、消炎藥與類固醇藥物,除有傷肝等明顯副作用,效果也較緩慢,患者經常因無明顯改善而放棄治療、消極以對,反造成病情惡化。醫師表示,現已有生物製劑利用標靶治療方式來減少異常細胞激素,目前健保也有給付,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採取個人化治療,依據個人病況與對藥物不同反應量身定做。
 
醫師強調,患者應破除不能運動迷思,若在急性發作期外的做適量運動可有助疾病控制,建議可多游泳、做瑜伽等舒緩伸展肢體運動,加強肢體活動與柔軟度,避免肌肉萎縮造成身體負擔。
 
2016-05-09 聯合線上企劃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名年約30多歲已為人母的女性,某日突然發現右手指關節腫痛,經檢查確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手部不時出現紅腫、疼痛,就連幫女兒梳頭綁髮也變得越來越困難,讓她十分自責「無法好好照顧家人」。
 
醫師:嚴重恐造成關節變形
醫師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只要聽從醫囑接受治療,並且不自行停藥,恢復正常生活絕不是夢!
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自體免疫反應引起的慢性發炎疾病,會侵犯關節,造成疼痛、腫脹與僵硬,若未妥善治療,關節可能會變形,導致行動不便,降低生活品質,主要好發於20至45歲的青壯年,男女比例為1:3。
 
醫師指出,臨床不少女性患者,發病時正值持家時期,不只無法照顧小孩,甚至連整理家務都很吃力,也曾經碰過職業是老師,因為罹病而不能批改作業,影響工作進度。
 
不過,以前述30多歲的女性個案來說,發病時間前前後後大約兩年,經過一個月的生物製劑治療後,病情就獲得控制,可以再為女兒梳頭綁髮,恢復原本的生活,也重振信心。
 
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理事長張玲瑗指出,日前針對全台90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近7成的治療目標是希望能恢復正常生活,但卻有不少人感覺關節較不疼痛時,就自行停藥,不知道體內發炎反應可能仍在持續中;且有超過6成病友在治療過程未與醫師討論治療目標,顯示對於疾病控制的觀念不足。
 
理事長建議,面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要掌握「SMALL」原則,包含「Study」學習疾病相關知識,相信專業醫師、不要誤信偏方;「Meet」主動與醫師溝通治療決策,保持良好的醫病溝通;「Allow」允許自己放鬆,也就是藥物治療之外,可與醫師討論,配合均衡飲食、戒菸、適當運動、芳香療法、水療、物理及職能治療等輔助療法;「Listen」參與病友團體,共享彼此的治療經驗,對於紓壓與疾病控制有正面的幫助;「Live」用積極正面向的心態面對,將可成功與疾病共處。
 
醫師也提醒,若手腳關節持續出現不明僵硬、疼痛的情況,最好儘速就醫,類風濕性關節炎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治癒。
 
2016-05-20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