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者,孩子的健康永遠是首要!我們鼓勵各位新手父母依照台灣兒科醫學會的嬰兒哺育建議,足月新生兒於出生後應盡速哺育母乳,並持續純哺育母乳至4-6個月大,開始逐漸添加副食品,可持續哺育母乳至1歲,1歲後依據母親與嬰兒的意願與需要持續哺餵母乳,沒有年齡之限制。餵哺母乳宜以親餵為原則,尤其前2個月。
 
兒童過敏症狀的陸續發生稱為「過敏進行曲」,意即許多過敏症狀會從嬰兒時期循序發生,一歲以內嬰兒,常見的過敏疾病是異位性皮膚炎及過敏性腸胃炎,二歲幼兒主要為過敏性鼻炎或過敏性鼻結膜炎,打噴嚏、流鼻水、鼻塞、揉眼睛等眼鼻症狀,三歲以上兒童若有支氣管性氣喘,常常晚上和清晨起床咳嗽、運動後咳不停,研究顯示80%氣喘兒童在五歲時已被確定診斷,國小和青少年的過敏頻率與嚴重度會逐漸減少,一直到成年。
 
臨床上有嬰兒濕疹案例,因為半夜腸絞痛不舒服就只能哭鬧,怎麼哄都沒有用,非得要折騰個2、3個小時才肯罷休,每晚哭鬧症狀持續兩周,孩子可憐,對於上班的父母更是一大酷刑。該怎麼避免孩子因為過敏症狀成為「磨人精」呢?建議把握以下「一不二要」:
 
 
1. 不要以為新生兒臍帶血過敏檢查(IgE)數值正常就沒關係!
 
人體免疫球蛋白之中的IgE,經常做為過敏指標之一,許多家長接受臍帶血IgE檢查,根據國際研究2007報告,單靠臍帶血IgE預估過敏疾病累積發生率的敏感度只有26%,不宜作為預測兒童過敏的單一指標,必須加上家族過敏史的詢問。很多家長誤以為寶寶做了新生兒臍帶血過敏檢查數值正常就沒事,沒有考慮到家族過敏史和環境中空氣汙染等各種過敏刺激物的接觸,若疏於防範,寶寶長大過程有可能出現過敏進行曲。
 
 
2. 過敏預防要及早!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0年就提出「生命最初1000天」的健康呼籲,從孕前3個月到孩子出生2年的這1000天,影響孕婦胎兒以及下一代將來數十年健康的關鍵時期,這段期間基因易受外在環境影響,包含營養不足、毒物等,因此建議婦女從備孕、懷孕一直到哺乳期,都應該補充均衡的營養,做好健康管理。這1000天也是奠定身體免疫系統發展的重要時期,更是預防過敏的絕佳階段,從計畫懷孕開始就要做好準備,並且最好持續到三歲!
 
 
3. 嬰兒哺育與媽媽飲食要慎選!
 
腸胃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因此飲食的選擇非常重要!母乳是寶寶的最佳營養來源!哺乳媽媽可嘗試減少食用乳製品、咖啡因、洋蔥、甘藍菜等容易造成嬰兒腸絞痛的食物。一歲後,媽媽因為各種因素,不一定能持續哺餵母乳,選擇配方產品時就要特別謹慎。嬰幼兒的腸道較大人脆弱,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產品的蛋白質分子經過水解處理,將原本較大的分子轉化為細緻小分子,對於寶寶的腸胃而言接受度較高,且更容易吸收,有助調整好體質。再次提醒,孩子的健康需要從小紮根,家長務必謹慎,盡早打好底子。
 
2016/07/18 10:39:02 聯合線上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背痛、晨僵、足跟腫痛、香腸指 (手指或腳趾腫大)、虹彩炎、拉肚子、血便……,這一系列看似不同部位的病症,其實都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的表現,所以治療上最重要的不只是針對各別症狀,同時是要控制發炎指數。
 
壢新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指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是僵直性脊椎炎的第一線用藥,常常有患者只注意到「止痛」而忽略「消炎」的重要性,覺得不痛就自動停藥,等到幾年後症狀加劇,才發現脊椎沾黏、出現贅骨,嚴重時變得像「竹節」一樣,無法自在活動。
 
目前研究發現規則使用消炎止痛藥可減少沾黏,尤其是發炎指數高、或持續上升的患者,臨床上常遇到有患者誤以為消炎止痛藥是類固醇覺得不能長期吃;或是質疑:「一定要吃藥,沒有別的方法嗎?」
 
醫師強調,僵直性脊椎炎使用類固醇的比例不高,即使需要也多是短期使用,患者若對醫師處方有任何疑問,應直接和醫師討論,「最重要的是先用藥物控制好發炎狀況,再視治療情況討論是否能減藥、停藥。」醫師說,僵直性脊椎炎不一定要吃一輩子的藥,門診中也有患者因為病情控制達理想目標後停藥,加上良好的運動習慣、定期追蹤即可,但開始時規則用藥是控制病情的關鍵。
 
規則治療後大約有1~2成療效不佳,若發炎指數仍高,這些病友多數在使用生物製劑後病情的皆可順利好轉。隨著生物製劑使用經驗的累積,發現少數患者在使用生物製劑一段時間後,療效會有遞減的現象。
 
「這是因為患者對藥物產生抗體,必要時需要換藥。」醫師表示,目前無法預測哪些人容易產生抗體,定期檢視治療效果、追蹤發炎指數是必要的;他也強調患者不必擔心抗藥性問題,「生物製劑已有多種選擇,且陸續有新藥進入人體試驗,相信未來會有更好的進展!」
 
2016/07/11 10:05:11 聯合線上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稱「銀屑病」的乾癬,是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記載的老病,但直到最近二十年,才發現它是自體免疫系統疾病,不只影響外表看得見的皮膚,更可能引起體內血球、內臟、關節等病變。
 
從事業務工作的江先生就因為皮膚上的乾癬病灶常被誤認是傳染病,不敢進泳池、無法與人握手,乾癬已經嚴重影響到他的人際關係及工作表現,初發病的二、三年間,他看過醫師、試過偏方,卻始終無法改善;江先生在病友的介紹下來到台中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的門診,檢查時發現,江先生不只皮膚上的乾癬病灶,手指關節也有變形跡象。
 
「病人有感覺到疼痛,卻不知道和乾癬有關。」醫師強調,三分之一的乾癬病人會合併關節炎,麻煩的是乾癬性關節炎變化多端,很難在初期確定診斷,例如可能會誤以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僵直性脊椎炎,或是手指遠端的關節病變卻被誤以為是灰指甲;同時,有10%的患者先出現關節炎,很久以後才出現皮膚乾癬病灶,而即使先出現皮膚病灶,據統計約要十年才會出現關節炎......,這些因素都造成乾癬性關節炎的診斷不易。
 
 
病情評估除了病人主觀上對生活品質的影響程度,臨床上主要以乾癬面積暨嚴重度指數 (PASI) 評估,總分72,分數愈高愈嚴重。醫師表示,「治療目標至少要達到改善50%。過去乾癬只有外用藥,而目前已知必須改善免疫系統、減少內部自我攻擊;和同屬自體免疫疾病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相比,乾癬性關節炎的影響範圍大,嚴重度也更大,可以選擇的第一線藥物卻更少、治療反應也較不理想,無法達到至少改善50%的目標;因此,有三分之二的乾癬性關節炎患者需要第二線的生物製劑才能達到治療目標。」
 
醫師指出,「及早鑑別診斷有助提高乾癬治療成效,就像慢性病一樣,只要持續用藥控制,病人可以恢復正常生活。而根據臨床經驗,停藥後平均三至七個月會復發,與其讓症狀在好壞間反覆,持續治療對患者的病情控制更有幫助;尤其乾癬好發於二、三十歲的青壯年,甚至十幾歲的年輕人,因疾病影響造成的家庭及社會經濟損失,遠大於治療付出的代價。」
 
江先生就是第一階段治療無法達到目標,申請健保給付通過使用第二階段的生物製劑,經過將近二年的治療,皮膚上的乾癬病灶己經完全消失,關節也沒有繼續發炎、變形,目前仍持續使用生物製劑。在藥物治療之外,醫師也提醒,三高、身體質量指數 (BMI) 超標會影響治療成效;菸酒、壓力則是誘發因子,建議病人應盡量控制、避免疾病惡化。
 
2016/07/15 09:58:32 聯合線上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真的嗎?國泰綜合醫院過敏免疫科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到40歲之後疾病的活性會趨緩,90%的病人不會發展到重度,相對於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可說是其中比較不嚴重的,也未列入重大傷病。
 
但這絕不表示患者不需要積極治療,醫師強調,僵直性脊椎炎除了疼痛,體內的發炎狀況若不好好控制,一旦關節發生沾黏就無法恢復,臨床上有10%的病人症狀難以控制,可能整條脊椎都沾黏、變成硬綁綁的,所以又俗稱「竹竿病」,這時行動會受到限制,「最常聽到病人抱怨沒辦法開車,因為不能轉頭。」
醫師說,最可怕的不是變成「竹竿」,是變成「彎的竹竿」,當脊椎前彎嚴重時,病人甚至只能看到自已的身體,需要動手術把脊椎拉直。
 
醫師強調,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並不困難,但因為病人對治療沒信心、對病情不樂觀,或是和醫師溝通不良,臨床上常遇到延誤治療的個案。「有位病人當兵時就診斷出僵直性脊椎炎,因為聽說要吃一輩子的藥,所以病人決定靠運動、健康食品來調體質,直到病人因為疼痛來門診,本來只想止痛,但X光檢查發現薦腸關節、胸椎已有沾黏現象。」
 
醫師說,這時距離診斷已有15年,其實僵直性脊椎炎的疾病進展是緩慢的,但也因此病人可能難以查覺疼痛程度的變化,而忽略病情的發展,錯過黃金治療期。
 
針對病人,醫師先改善症狀,減輕病人痛苦,建立對治療的信心及疾病的正確認知,之後因發炎指數無法有效控制,協助病人申請生物製劑,3個月內病情就得到理想控制。
 
醫師鼓勵患者:「僵直性脊椎炎是會好轉的!」但如果沒有控制病情發展,一旦發生沾黏就「回不去」了;同時患者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比率也比一般人高,「很多僵直性脊椎炎病人年紀輕輕卻有高血壓,其實只要病情控制穩定,血壓也隨之恢復正常。」因此醫師呼龥,「及早治療、控制病情,到40歲之後疾病活性會趨緩,確實有機會減藥,甚至停藥。」
 
2016/07/18 10:45:41 聯合線上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內針對逾兩萬人進行的「食品過敏原調查計畫」發現,國人食物過敏盛行率約十.一六%,平均每十個人就有一人。除了常見的海鮮,芒果也是台灣特有、常見過敏原之一,甚至還有人對草莓、巧克力過敏。
過去十年,衛福部曾針對國內食物過敏概況進行三次大規模調查,最近的一次是二○一二年衛生署(現為衛福部)委託的「食品過敏原調查計畫」,從全國七十二所國小學童與成年家屬回收近兩萬份有效問卷,分析出國內食物過敏人口約十.一六%
 
癢 腫 咳 最嚴重休克
主要過敏原分成十一種,包含蝦蟹貝類、魚類、軟體動物(如魷魚、章魚、墨魚等)、蛋類、奶類、花生、堅果類、麥類、黃豆、芒果、奇異果。其餘像是鳳梨、木瓜等也有過敏案例。
 
廿多歲的黃姓女子就對芒果過敏,她說,有次吃了一整顆芒果,結果半夜背部癢到無法入睡,嚴重紅腫,隔天就醫竟發現是對芒果過敏而起蕁麻疹。
 
計畫主持人、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兒童胃腸科主任表示,臨床上,芒果過敏案例不少,從皮膚搔癢、紅腫、咳嗽到蕁麻疹,甚至心血管不適、休克。
 
亞東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指出,除了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外,也有草莓、巧克力過敏個案,強調食物過敏症狀最常表現在皮膚、呼吸道與腸胃道,慢性發作會出現如異位性皮膚炎、腹瀉等;急性發作則是嚴重呼吸困難、低血壓、過敏性休克等,更恐危及性命。
 
食物過敏約七成發生在卅歲以前,門診發現很多患者並不清楚自己對哪些食物過敏,且體質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改變,可能原本不過敏的食物後來卻發生不良反應,提醒吃完食物出現不適,最好儘速就醫。
 
2016-07-24〔記者林惠琴、林彥彤/台北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一波冷氣團報到,每逢天冷民眾的心血管疾病發作頻率就提升!據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生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率,較一般人高;且若患者病史超過10年以上,發生機率更增加到3倍!
 
一位五十多歲女病患,早已確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卻因為害怕使用藥物會有副作用,而拒絕接受治療,改採推拿、吃草藥等民俗療法,導致關節多處變形,手部嚴重失能,不久又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檢查時發現有三條血管已嚴重阻塞,緊急進行心臟繞道手術後救回一命,收治此患者的醫師指出,該患者後續接受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治療,半年多來病情控制穩定。
 
醫師說明,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會讓身體長時間處於發炎狀態,建議患者要把握兩年內黃金治療期積極就醫,以讓病情獲得較好的控制,若超過兩年才治療,就很難達到「治療達標」的目標,恐讓病情持續惡化。
 
現今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選擇多元,醫師進一步解釋,若使用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改採取生物製劑進行治療,日前衛福部也核准最新小分子口服藥,適用於使用MTX無效,或無法耐受MTX的中重度患者,可幫助患者治療,此外口服的方便性也提高患者的用藥順從性。
 
最後,醫師提醒,隨著藥物研發技術的進步,治療選擇不斷推陳出新,患者可依自己的病情與健康狀況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進行治療,只要定期回診,同時配合均衡營養、運動等生活習慣的培養,類風濕性關節炎都已可獲得良好的控制。
 
2016/07/18 10:27:00 聯合線上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上下一個階梯都痛到快掉淚,遛狗時間根本是狗在溜我,幸好狗狗貼心會等我慢慢跟上腳步。」回想類風濕性關節炎發作舉步維艱的情景,許太太(化名)眼眶泛紅,她說除了因為疼痛影響行走,必須經常請假之外,連吃飯拿筷子、穿衣服都很困難,看了好多科終於轉到免疫風濕科確診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積極配合醫師治療,病情得到控制,更慶幸的是未造成不可逆傷害,工作、生活終於恢復正常。
 
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多發性關節炎,對稱性小關節發炎是典型症狀,發生位置多在手腕或近端的指關節,或腳趾關節,病人常出現晨間僵硬,往往超過一小時才緩解。若未及早診治,部分器官也可能受影響,例如免疫系統攻擊眼睛,可能出現鞏膜炎或修格蘭氏症候群(乾燥症);若是侵犯肺部,可能引起間質性肺炎,且發病時間越久,這些器官受損的風險越高!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選擇種類繁多,當使用傳統藥物如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藥等,治療效果有限時,經醫師評估,可加上生物製劑治療,目前生物製劑多採針劑注射,但部分病人有打針恐懼,或因工作或其他因素無法規律至醫院打針,考慮用藥順從性,醫師建議,可用小分子口服藥進行治療。
 
醫師特別強調,遵醫矚是病情能否有效控制的重要關鍵,無論那一種治療方式,病人一旦自行減藥、停藥,很容易復發,門診若遇到病人診斷後就未再出現,等到再到門診時,關節已嚴重變形,真的是「走著出去,下次卻坐著輪椅進來」,提醒病人一定要好好配合醫生,尤其藥物進展快速,讓醫師有了更好的「武器」,只要病人願意配合,就能發揮最大治療成效。
 
2016/07/25 10:32:00 聯合線上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好好吃下每一顆藥嗎?」
 
遇到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回診抽血檢查發現治療反應不如預期,新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總會再三和病人確認有沒有乖乖吃藥,因為根據他的臨床經驗,超過一半的病人會有讓醫師傻眼的用藥行為,尤其是才剛診斷、還沒吃過苦頭的輕度病患。
 
被醫師發現沒有乖乖吃藥時,病人總有各式各樣的理由,例如:「這顆藥不是有痛才要吃嗎?」「這顆藥太苦了」「這些藥一次要吃四顆太多了吧,所以我只吃了一顆!」「我忘了吃藥」「家人不讓我吃那麼多藥」……。
 
為什麼要吃那麼多藥?醫師強調,過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治療像倒金字塔,從最少量藥物開始,效果不好再一個一個慢慢加;但新的治療觀念變成金字塔型----從一開始就採取多種藥物組合的「合併療法」,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積極控制病情,並密切追蹤治療反應及調整用藥,以及時掌握疾病進展,避免關節變形。因為雖然八成患者接受一般藥物治療即可控制病情,「但有少數患者疾病活躍性高、病情進展快速。」醫師表示,這些病人可能需要提早使用生物製劑才能控制病情,多種藥物的合併療法可以盡快評估療效,以早期決定是否有必要申請生物製劑。
 
評估病情時除了患者主觀上有沒有疼痛、僵硬感,更重要的是病情活躍度的量化評估,如:關節腫脹或觸壓疼痛、抽血檢驗發炎指數;以及影像證據如X光、超音波。「X光一直是重要的診斷依據,但若病人發病時間短,X光可能比對不出病程的進展。」醫師表示,目前大力推行被稱為「風濕科醫師的聽診器」的骨關節超音波檢查,能更敏感的偵測軟組織發炎腫脹和關節破壞狀況,對於少數發炎指數不高但關節破壞明顯的病人,申請生物製劑時附上骨關節超音波報告有助爭取健保給付。
 
醫師常說:「讓病人關節腫脹變形是醫師的失敗!」因為隨著藥物發展以及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因深入的了解,只要掌握治療黃金期,配合醫師用藥,有機會達到病情緩解,進而達成減藥的程度;病人有任何用藥疑慮都不要害怕和醫師討論,「就像生物製劑,過去都是針劑,現在也有小分子口服藥,害怕打針或是覺得針劑不方便的病人可以選擇。」醫師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抗病第一步,就從好好吃藥做起!
 

2016/07/25 10:20:20 聯合線上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體免疫疾病指的是人體內免疫系統攻擊自身正常細胞的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SLE)、抗磷脂症候群(APS)皆屬此類疾病,前者影響到患者的腦、神經系統、心、肝、腎、皮膚、關節等,主要患者是女性(女性患者的數量約為男性的10 倍),常發生在20 和30 歲之間;後者的主要症狀則有動脈或靜脈的血栓、血小板減少、懷孕期間時的高血壓、自發性流產、早產或胎死腹中等。
一般認為患有此兩種病症的婦女,少孕和懷孕的併發症會增加。
 
歐洲抗風濕性關節炎聯盟(EULAR)在2015 年的年會中,對患有SLE 和APS 的婦女,依其家庭計劃、生育、懷孕和更年期等健康問題,提供重要的指南。
EULAR 建議SLE 或APS 的婦女在準備懷孕時,應接受醫生的諮商,衡量病情的進展、血清資料、高血壓和用藥(重點放在奎寧,也是治療SLE 的方法之一);並且考慮如何保存生育能力,協助生育。
 
EULAR 的建議包括:
◎ SLE 和APS 的婦女,基於她們的病情和血栓的風險,應考慮節育的方法,特別是有APS 的抗體時。
◎ 在使用alkylating agent( 一種治療SLE 的抗癌藥物)前,應考慮人造的GnRH(可促進卵子的成長),以保存生育的能力。
◎協助生育的技術,在病情穩定或潛伏期時,可安全使用,但仍必須考慮預防血栓或突發症狀的方法。
◎病情的發展、血清的標誌(可找出血清的抗體,確認感染)和腎功能的指標皆可用來監控懷孕時突發的症狀和不良的反應。
 
另外,瑞典從人口註冊資料中, 檢視SLE 患者在懷孕及相關併發症時(妊娠高血壓),對心血管的影響, 在EULAR 年會上提出報告。在3232個患有SLE 的婦女中,發現從未有過生育經驗者,其心臟血管症狀發生的機率最高;而懷孕或併發症,並不會促使心臟血管症狀的增加。
 
 
(文章轉載自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網站)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體免疫疾病: 皮肌炎和多發性肌炎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自我免疫系統的疾病,這個疾病會攻擊皮膚、關
節、腎臟、腦部或其他器官的健康組織,過去的研究並不建議有紅斑性狼瘡的女性懷孕,因為對母親和胎兒可能有潛在的風險;不過最近一份研究指出,有紅斑性狼瘡的女性,若其紅斑性狼瘡症狀較不活躍的話,通常都能順利懷孕生產,更重要的是這份研究也指出一些會影響懷孕生產的風險因子。
 
這份名為PROMISE 的研究由紐約市特殊專科手術醫院(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的研究團隊所負責,研究為期超過十年且橫跨美國和加拿大八個醫療中心,總共有385 位懷孕婦女參與研究,這些婦女在懷孕的前12週就加入研究,而且當時她們的紅斑性狼瘡都屬於輕度到中度的狀況且較穩定。
研究結果發現81% 的婦女懷孕生產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併發症,10%胎兒出現體重過輕,9% 的早產發生,5% 的流產發生。此外,研究也發現大部分併發症的發生和下列的風險因子有相關性:
◎ 血液中有抗磷脂抗體(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 有高血壓
◎ 低血小板記數(Platelet count)
◎ 整體功能評估量表的分數高於1
研究人員指出,如果婦女懷孕時紅斑性狼瘡並不活躍的話,那麼大多可以預見一個好的懷孕結果;這份研究將會是醫師在分析懷孕風險時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
 
(文章轉載自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網站)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