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幼年型關節炎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7歲男童不能走路,一直到還坐娃娃車,初被診斷發展遲緩,詳細檢查才發現關節腫脹,罹患幼年型特異性關節炎。醫師說,家長應重視孩子「喊痛」,早診斷治療效果好。

幼年型特異性關節炎(Juvenile IdiopathicArthritis, JIA)是一種主要侵犯16歲以下青少年的自體免疫性疾病。可分為少關節型、多關節型及全身型等共7種類型。致病原因跟自體免疫發炎、多重基因遺傳、感染等因素有關。

馬偕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今天分享個案,一名7歲小一男童在1歲7個月大時突然不能行走,靠娃娃車代步到5歲,一開始被視為發展遲緩治療,一直做復健。但上學時他又不能握筆,尤其早上起床「痛到不想走」,家長還以為是小孩不想上學找理由。

不過,經詳細診斷,這名孩子類風濕因子偏高,是幼年型特異性關節炎患者,膝蓋、腳踝、手腕、肩膀關節都腫脹發炎。如果遲不處理,關節會持續被破壞、變形,發展會更遲緩,若更嚴重,也可能導致身體其他器官發炎。

醫師表示,正常發展下,3歲以上孩子就有足夠能力清楚表達疼痛感受,如果孩子不斷抱怨關節疼痛、或有走路步伐不穩、跑步姿態歪斜,應先觀察是否為短暫的腳痠或身體不適。若這種現象持續長達1個月,則需考慮是否為關節炎問題,不要輕忽孩子「喊痛」。

至於年齡偏小的孩子不會喊痛,家長要更費心觀察。醫師說,曾有一名2歲孩子因走路怪怪來就診,當時右側髖關節已經突出,且有積水、腫脹現象。詢問家長才發現,孩子在8月大就有髖關節活動會發出聲音的問題,但一直不以為意。

幼年型特異性關節炎過去稱為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統計,幼年型特異性關節炎發生率約為每10萬名中有5人,男女比例相當,全台每年新增病例約為200多人。

醫師表示,幼年型特異性關節炎病童在早上易有晨僵現象,剛睡醒時關節間活動特別不順,但隨著起床後逐漸活動會慢慢改善不適現象,與運動後受傷卻需要更多的休息完全相反。

至於治療,醫師說,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會有較好的預後,讓孩子的關節不再惡化,並可減輕關節發炎的痛楚。治療至少要半年以上,但只要療程結束後續追蹤即可,不用終身服藥。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歲的小芬(化名)小女童,2歲多時突然走路一跛一跛,甚至扶牆走路還會喊著「腳痛痛」,家人一開始以為是好動腳部扭傷,曾求助國術館,但治療後未改善,小芬的膝蓋和腳踝關節腫大和疼痛仍在,四處求醫後才被確診是罹患10萬分之5的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經生物製劑治療,小芬現在不僅不喊「腳痛痛」,還可正常跑步、快樂騎腳踏車。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兒童過敏免疫科醫師指出,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發生原因不明,臨床推測可能跟基因有關,該疾病跟大人罹患的類風濕關節炎不同,只要早發現早治療並對症下藥,可以根治,若延誤治療讓病情拖太久持續傷害骨頭、軟骨組織等,可能導致長短腳,或是終身殘疾等損害。
 
小芬的媽媽今帶小芬現身說法,小芬騎著腳踏車繞圈圈,看不出半年多前小芬還飽受兒童特發性關節炎之苦。
 
小芬的媽媽說,小芬一開始出現膝蓋及腳踝關節腫脹,膝蓋無法伸直,怕痛不愛走路,甚至下床時要扶著牆壁走,走姿跛腳,她帶小芬就診國術館看跌打損傷、骨科、感染科和血液腫瘤科,最後再看兒童過敏免疫科,才確診是兒童特發性關節炎。
 
醫師指出,兒童特發性關節炎是兒科風濕病之一,發作於16歲前的兒童,發病跟性別無關,平均發病年齡6到12歲間,主要原因是關節滑液膜因慢性發炎導致關節發生紅、腫、熱、痛,關節活動度受到限制,約6成的症狀出現在膝關節,其次是腳踝、手腕與手指關節,每年新增100多名個案。
 
小朋友若持續疼痛4週以上,或有長時間的晨僵(早上醒來時,會覺得肢體僵硬、疼痛,但活動後不適症狀會好轉)等症狀,應盡快到免疫科就診,以免病情惡化。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童成長過程中,有時出現生長痛的狀況,或者因為玩耍扭傷引起關節痛,但若伴隨有反覆性的紅腫熱,或伴隨著晨間僵硬,家長們就要當心可能是「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宜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醫師指出:「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從發病到就醫,延誤半年到一年相當常見,許多小病患來看診時,關節已有相當程度的破壞。」
 
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類生長痛、扭傷 易延誤治療
 
比起成人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幼年型的關節炎的臨床表現更加複雜,可分為多發型、少發型與全身型,發病時牽涉到全身5個以上關節患部的多發型不只影響關節,還會產生發燒、貧血等症狀,少發型易伴隨眼睛的虹膜葡萄膜炎,全身型則會有肝脾器官腫大、反覆性高燒等現象,這些是以中老年人為主的成人型類風濕性關節炎較少見的症狀。
 
醫師提醒家長,生長痛不會有關節紅腫情況,因此如果家中兒童青少年在早上有明顯關節痠痛、僵硬就應及早就醫、請小兒免疫風濕科醫師治療。
 
積極治療 人生不變調
關節持續發炎會造成不正常白血球聚集,使關節囊細胞增生,軟骨和硬骨組織都會被侵襲破壞,若不及早治療,關節未來將很難恢復功能。更可怕的是,幼年型患者也容易因為強烈發炎而導致巨噬細胞過度活化的血球吞噬症候群而產生可能致命的重症,因此應儘早和免疫風濕科醫師配合治療計畫。若傳統抗發炎藥物尚無法穩定控制病情,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治療;患者應配合醫師積極治療緩解病情、避免復發,減少關節破壞,維持骨骼的健康活力。
 
病友小華(化名)9歲時確診為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病情獲得控制,22歲的她今年從大學畢業,成功考取許多證照,即將開啟人生新階段,可惜因為中途健保給付中斷,病患尋求另類療法、最後造成關節破壞,行動不便,人生變調!反觀另一位病友小明(化名)發病以來積極接受治療、不中斷,病情終於獲得控制,目前在澳洲就讀大學的他表示:「為了健康願意積極面對治療,控制病情,讓未來的人生更有希望!」
 
醫師指出,隨著基礎和臨床免疫學研究的進步,許多以往難以治療或可能會致命的自體免疫性關節炎類型已經都發展出有效的療法。如果能在疾病還沒有造成永久性傷害以前早期診斷,並且依照個人的疾病類型與嚴重性立即開始執行適當的治療計畫,大部分的病患會有很好的治癒機會。
 
2016-06-06聯合線上企劃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名7歲男童一直喊走路會痛,家長以為只是成長痛,未料小朋友後來兩腳膝蓋出現紅、腫、痛,且合併高燒不退、無法行走,做檢查才發現原來罹患罕見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開業小兒科診醫師解釋,這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盛行率約為10萬分之20,常被誤認是成長痛而忽略就醫;若孩子的關節出現紅、腫、熱、痛或合併高燒,甚至關節活動受到限制、一直喊骨頭痛,皆應警覺,並做進一步的X光和抽血等檢查。

成長痛 不影響活動
如何區分成長痛和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前者常見3~10歲小朋友身上,多半在傍晚或凌晨下肢疼痛,原因不明,推測可能是此階段小朋友的骨頭生長速度快、但肌肉跟不上,及白天活動劇烈、乳酸堆積肌肉引起,從外觀看不會有任何異狀,也不影響走路和關節活動;至於後者,因病童關節內發生不明原因的滑液膜發炎,造成關節軟骨及軟骨下的硬骨傷害,導致有一個以上的關節發炎,也就是關節會紅、腫、熱、痛,行動受限制,有些還合併眼睛葡萄膜炎、發燒等症狀。

團隊治療 有利控制
治療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常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搭配免疫抑制劑,若效果不彰,目前最新療法也有生物製劑,其是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可用在1個或多個免疫抑制劑反應不佳的患者,健保有給付,但不適用懷孕、授乳、罹患結核病、敗血症或惡性腫瘤者。除了以藥物治療外,也最好搭配復健科醫師等團隊治療,以獲得更好控制。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歲的小宇(化名)髖關節疼痛半年了,家人一直以為是生長痛,這半年雖陸續看了好多醫師,但疼痛沒有改善。於是小宇被轉介到過敏免疫風濕門診就診,經醫師詳細檢查後,診斷出是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而非一般的生長痛。

剛開始小宇口服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及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但疼痛還是一陣陣的,偶爾需要口服類固醇控制,後來經健保署同意,給予生物製劑藥物治療,病情才逐漸改善,疼痛也減少許多。

小宇約治療4週後,從以前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同學在操場跑步,進步到可以參加班隊比賽,他和家人都很高興。

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兒童期最常見的結締組織疾病,主要特徵是病童因關節內發生不明原因的慢性滑膜炎,造成關節軟骨及軟骨下硬骨傷害,偶會侵犯關節表面或關節周圍的韌帶及肌腱。
◎小兒關節炎的病因大致分為:
●創傷:如運動後導致。
●感染:關節附近傷口感染,或是感染引起。
●反應性:如感染流感病毒、肝炎病毒後,人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引起。
●幼年型、青少年風濕性關節炎。
●其他如白血病、淋巴癌、骨癌等。

小兒關節炎有其診斷標準,包括年齡必須未滿16歲,必須有一個以上的關節發炎,必須排除其他風濕性疾病的可能,關節炎的症狀要持續6週以上等,需要很精確的診斷才能對症下藥,進行完整的治療計畫。
關節炎不是大人或老人的專利,小孩子也可能罹病。一般家長會誤認為小孩關節痛是生長痛,而延誤治療。

◎生長痛和關節痛大不相同:
生長痛通常在下肢的部位,尤其是大腿前側、小腿肚或膝部後方,而且疼痛通常是在比較深部的地方。
生長痛絕對不會和關節部位有相關。生長痛一般是在下午或傍晚發生,有的是在深夜的時候,甚至會從夢中驚醒。最常出現的年齡是3-5歲及8-12歲之間。

幼年、青少年蹦蹦跳跳活動量大,如果有任何肢體、關節疼痛的問題,家長要儘早求醫診斷;在幼年、青少年風濕性關節炎部份,只要配合醫師處方,大多數可以痊癒。

若有疑問,可找過敏風濕科醫師諮詢,以獲得解答。

文/楊樹文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名15歲國中生打球時發現腳後跟疼痛不堪,誤以為是運動傷害,找中醫推拿「喬」骨頭治療,但疼痛一直沒有好轉,到大醫院檢查才發現,是罹患僵直性脊椎炎。醫師表示,關節炎大多好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女性比男性多。但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自體免疫疾病,很大部分為遺傳造成,非常年輕就發病,民眾應謹慎。

每年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今年主題提倡患者要多「活動」。高雄長庚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表示,不少關節炎患者怕痛不願活動,最後會讓骨頭變形甚至導致終身癱瘓,提醒患者當關節炎獲得控制後,應該適量活動,越動身體越靈活、越輕鬆,可避免骨頭、肌肉痙攣萎縮。

醫師表示,一般打球劇跳彈跳、棒球投手手臂過度運動,都容易得關節炎,但更多患者因為年紀大、骨頭軟骨退化,骨骼長期相互摩擦造成疼痛、行動不便或僵硬。

另外,有些人因為自體免疫系統攻擊,導致骨頭僵硬、變形造成行動不便甚至癱瘓,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痛風性關節炎等,這些疾病多是遺傳導致,患者很年輕就發病,並非老人專利。

醫師表示,粗估各式關節炎患者約占台灣總人口的六分之一至七分之一(約300萬人),民國60、70年就已發病的早期患者,早年僅能靠藥物止痛,或不斷開刀除去關節增生部位,因此許多年長患者反覆開刀,但骨頭仍持續退化直到癱瘓。

但現在醫學進步,一些生物製劑與口服藥物可將免疫疾病控制,讓疾病幾乎在體內沒有活性,減少關節組織增生,也減輕疼痛與變形,患者仍可過正常生活。

醫師提醒,關節痠痛千萬別只以運動傷害帶過,若早上起來腰酸、半夜骨頭酸到痛醒,或早上起來手腳緊緊的不靈活、舉不起來,休息過後仍無法改善,就應該到醫院抽血、照超音波檢查,早期發現治療可有效控制疾病。

2013/07/30 【聯合晚報】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常嚷嚷關節這邊痛、那邊痛?別以為孩子只是「裝痛」,這可能是「兒童特發性關節炎」前兆!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指出,如果關節持續腫痛6周以上,建議家長應該帶孩子進一步檢查。
關節腫痛會影響行動、生活,但只要及早發現與治療,就有望緩解病情。一開始會先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以及相關藥物治療,若成效不佳再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目前有健保給付。
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表示曾收治一名病童,就診時已全身僵硬,因為病況嚴重,直接使用生物製劑治療,不到一個月就明顯改善僵硬狀況。他鼓勵其他病童與父母不要灰心,使用合適藥物、配合醫師治療,就能夠穩定控制病情。

2015-07-29 聯合報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人總認為關節炎、關節痛僅會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但在成長發育期的孩子,其實也可能發生「幼年型自發性關節炎」,不過家長總輕忽誤認為是轉大人的成長痛,甚至給小孩進補人參、靈芝、轉骨藥材等,結果卻是越補越糟,導致病情惡化。

一名國中男學生平時熱中打籃球,日前突然手指感覺不適,外觀腫如甜不辣,原以為是運動傷害,至醫院求診後,才知罹患幼年型自發性關節炎合併葡萄膜炎。醫師提醒,家長不該把孩子的關節痛當作轉大人過程,若錯失黃金治療期,恐讓關節持續發炎、破壞,嚴重會影響發育、關節變形,甚至致殘。

過敏免疫科醫師表示,關節炎非老人專利,青少年與兒童罹患的幼年型自發性關節炎,屬於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成因不明,可能是免疫系統異常,造成細胞發炎攻擊關節。

根據「台灣幼年型自發性關節炎與葡萄膜炎研究」報告顯示,全台發生率為每年每10萬孩童4.93人;平均疾病盛行率為每10萬孩童有33.8人,病患年紀從1歲多的幼兒到國、高中生都有,高峰期分別在4歲及10歲。

對於這名病患同時出現眼睛又紅又痛的葡萄膜炎,幼年型自發性關節炎屬自體免疫異常疾病,會攻擊全身器官,如攻擊眼睛,嚴重甚至會造成視力受損、視野縮小,這類患者有併發葡萄膜炎風險,嚴重將破壞視力,家長不可輕忽。

此疾病的症狀是慢性、持續的關節紅、腫、熱、痛與晨僵、活動受限,甚至行動不便。楊曜旭說,有的父母以為孩子手腳關節紅腫,是運動或玩耍時扭傷、撞傷,帶孩子去國術館推拿,遲遲未帶到小兒風濕免疫科求診,延誤確診與錯失治療黃金時間。

孩子若出現莫名的慢性手腳、膝蓋等關節紅腫疼痛,早晨特別僵硬,甚至賴床、不想玩耍,超過兩周仍不見好轉,應至大醫院尋求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進行鑑別診斷。

提醒,入秋進入食補季節,這類病患應避免人參、靈芝等食補,以免過度刺激免疫系統,造成病情惡化。

「辨別疼痛、看對科別、吃對食物」, 楊曜旭強調,相對於成長痛多在下肢,關節痛是痛在關節,此疾病屬於自體免疫疾病,應該尋求過敏免疫風濕科;而在食補方面,應該攝取適度的鈣、含鐵食物、高脂肪魚類、柑橘類蔬果、含抗氧化劑食材如木瓜、核果等,可有效控制發炎反應,但應避免人參、靈芝等食補。

 

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 楊曜旭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