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免疫疾病指的是人體內免疫系統攻擊自身正常細胞的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SLE)、抗磷脂症候群(APS)皆屬此類疾病,前者影響到患者的腦、神經系統、心、肝、腎、皮膚、關節等,主要患者是女性(女性患者的數量約為男性的10 倍),常發生在20 和30 歲之間;後者的主要症狀則有動脈或靜脈的血栓、血小板減少、懷孕期間時的高血壓、自發性流產、早產或胎死腹中等。
一般認為患有此兩種病症的婦女,少孕和懷孕的併發症會增加。
 
歐洲抗風濕性關節炎聯盟(EULAR)在2015 年的年會中,對患有SLE 和APS 的婦女,依其家庭計劃、生育、懷孕和更年期等健康問題,提供重要的指南。
EULAR 建議SLE 或APS 的婦女在準備懷孕時,應接受醫生的諮商,衡量病情的進展、血清資料、高血壓和用藥(重點放在奎寧,也是治療SLE 的方法之一);並且考慮如何保存生育能力,協助生育。
 
EULAR 的建議包括:
◎ SLE 和APS 的婦女,基於她們的病情和血栓的風險,應考慮節育的方法,特別是有APS 的抗體時。
◎ 在使用alkylating agent( 一種治療SLE 的抗癌藥物)前,應考慮人造的GnRH(可促進卵子的成長),以保存生育的能力。
◎協助生育的技術,在病情穩定或潛伏期時,可安全使用,但仍必須考慮預防血栓或突發症狀的方法。
◎病情的發展、血清的標誌(可找出血清的抗體,確認感染)和腎功能的指標皆可用來監控懷孕時突發的症狀和不良的反應。
 
另外,瑞典從人口註冊資料中, 檢視SLE 患者在懷孕及相關併發症時(妊娠高血壓),對心血管的影響, 在EULAR 年會上提出報告。在3232個患有SLE 的婦女中,發現從未有過生育經驗者,其心臟血管症狀發生的機率最高;而懷孕或併發症,並不會促使心臟血管症狀的增加。
 
 
(文章轉載自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網站)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體免疫疾病: 皮肌炎和多發性肌炎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自我免疫系統的疾病,這個疾病會攻擊皮膚、關
節、腎臟、腦部或其他器官的健康組織,過去的研究並不建議有紅斑性狼瘡的女性懷孕,因為對母親和胎兒可能有潛在的風險;不過最近一份研究指出,有紅斑性狼瘡的女性,若其紅斑性狼瘡症狀較不活躍的話,通常都能順利懷孕生產,更重要的是這份研究也指出一些會影響懷孕生產的風險因子。
 
這份名為PROMISE 的研究由紐約市特殊專科手術醫院(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的研究團隊所負責,研究為期超過十年且橫跨美國和加拿大八個醫療中心,總共有385 位懷孕婦女參與研究,這些婦女在懷孕的前12週就加入研究,而且當時她們的紅斑性狼瘡都屬於輕度到中度的狀況且較穩定。
研究結果發現81% 的婦女懷孕生產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併發症,10%胎兒出現體重過輕,9% 的早產發生,5% 的流產發生。此外,研究也發現大部分併發症的發生和下列的風險因子有相關性:
◎ 血液中有抗磷脂抗體(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 有高血壓
◎ 低血小板記數(Platelet count)
◎ 整體功能評估量表的分數高於1
研究人員指出,如果婦女懷孕時紅斑性狼瘡並不活躍的話,那麼大多可以預見一個好的懷孕結果;這份研究將會是醫師在分析懷孕風險時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
 
(文章轉載自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網站)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和多發性肌炎(Polymyositis)是一種侵犯肌肉為主的自體免疫性疾病。多發性肌炎主要侵犯肌肉,造成肌肉無力或疼痛。而皮肌炎則除肌肉外,還侵犯到皮膚,有時會出現獨特的皮膚表徵。
 
目前兩者的發病原因尚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它們是全身性結締組織疾病的一種,常造成病人四肢近端肌肉無力或疼痛,甚至造成某些病人肢體癱瘓,行動困難。
 
主要症狀分析根據估計,此病年發生率約為人口的百萬分之五,因此台灣每年大約會出現一百多位新病人。這個疾病不論是小孩或成人,也不論是男性或女性皆可能罹患,而男女的比率約為1比2。
 
至於罹患成人型的皮肌炎者或多發性肌炎者,其合併發生惡性腫瘤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許多,尤其是以
合併鼻咽癌為最多。故年紀大的病人應定期做各項防癌篩檢,以便早期預防和治療。
 
有人把肌肉發炎性疾病分成為五大類,其致病機轉及預後稍有不同,但治療上則大同小異。包括:多
發性肌炎、皮肌炎、肌炎與惡性腫瘤、兒童型皮肌炎或多發性肌炎與肌炎合併其它結締組織病。
 
皮肌炎除上述肌肉疼痛或無力症外,尚會侵犯到皮膚,其典型症狀為:Heliotrope sign ( 出現於眼眶周圍,特別是上眼皮之淡紫紅色變化 )、Gottron sign ( 這是一種紅或紫紅色的皮膚丘疹,通常出現在手指關節背面 ),有些皮疹會出現在手肘、膝部之伸展側或踝部之內側面皮膚、Periungual erythema ( 偶而在指甲周圍會有紅斑及微血管擴張或出血的現象 )、Poikiloderma( 皮膚異色症)、Shawl sign ( 有些病人在臉、頸、前胸及後頸背部出現皮屑脫落狀紅斑 ) ,以上皮膚症狀並非每位病人都會出現。若有皮膚疹合併肌肉無力或疼痛者,除在皮膚科就診之外,也應到風濕過敏免疫科就診,以尋求更完整之全方位治療。
 
要做哪些檢查?
皮肌炎和多發性肌炎病人的血中肌肉酵素如CPK(肌磷酸激酶)、LDH、GOT 會上昇。另外肌電圖檢
查亦可發現肌肉病變之變化。在顯微鏡下觀察肌肉切片,可以看到有發炎細胞浸潤及肌肉細胞壞死、萎縮之變化。有些病人檢查抗細胞核抗體(ANA)時會出現陽性反應。
 
醫師在治療前會做上述檢查來確定診斷及做為治療的參考。在治療中也會抽血檢查,做為反應是否良
好的指標。通常肌肉酵素會在3 到4個月內回復正常,肌肉力量也逐漸改善。但有少數病人的肌肉力量進步緩慢,必要時醫師會再度進行肌肉切片檢查,以評估肌肉內部發炎之狀況,給予適當的治療。
 
皮肌炎的診斷標準包括:
(1)四肢近心端肌肉群對稱性肌肉無力
(2) 血清中肌肉酵素如 CPK、LDH、GOT上升
(3)肌電圖異常
(4)肌肉切片有發炎性病變
(5)典型的皮膚症狀
若符合前四項中的三或四項加上典型的皮膚症狀,即可診斷為皮肌炎;而多發性肌炎則無皮膚症狀。另
外有相當少數病人只有皮膚表徵,而無肌肉侵犯現象,其治療之預後較佳。另外,年紀大之病人務必要定期檢查是否有腫瘤發生。有一部份病人腫瘤是與肌炎同時發生,甚至有些病人是先出現腫瘤再診斷出有肌炎或皮肌炎。總 而言之,如果出現有不明原因的肌肉無力或疼痛、吞嚥困難、體重減輕、不明原因持續發燒、不明原因的皮膚疹,則應該考慮肌肉發炎的可能性。
 
癌症篩檢不可少
皮肌炎和多發性肌炎的治療包括:適度休息、口服類固醇、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免疫抑制劑、皮膚病變可用局部類固醇葯膏或使用抗瘧疾葯物(Hydroxychloroquine)治療。
 
病患可依據自身的狀況來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
此外,對每一位新診斷之病人,應做全面性的癌症篩檢。並定期做防癌檢查,尤其是針對鼻咽部腫瘤至少每年檢查。由於醫學之進步,肌炎病人存活率已有明顯昇高。目前十年存活率約80-90% 左右。但若合併有吞嚥或呼吸困難及惡性腫瘤者,則需要能早期接受診斷及治療,才會有較佳的療效。
 
治療藥物
皮肌炎和多發性肌炎的患者平日可以做溫和肌肉按摩及運動預防肌肉攣縮,尤其是在發育中的兒童病人,肌肉按摩更是重要,而在肌肉疼痛或無力之急性期時,不宜做劇烈之運動,而且要避免過度油膩的食物,以免膽固醇升高及脂肪過度堆積,影響肌肉的力量。
類固醇是治療的最主要藥物,須依照醫師指示服用,不必過度擔心副作用。副作用不一定會發生,但務必觀察病人身體變化狀況,並向醫師說明,則醫師會視病情狀況調整用藥,將副作用減到最低或無。通常在停用類固醇後,這些副作用大部分會慢慢消失。
 
(文章轉載自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網站)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體免疫疾病?」「那就要促進免疫力啊!」
一聽到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自體免疫疾病,很多人立刻聯想到要促進免疫力,其實病人不是免疫力不好,而是錯把正常細胞當成「敵人」攻擊,這時需要的反而是抑制免疫。
 
大林慈濟風濕免疫科就曾遇過病人聽信親友介紹「吃XX保健食品可以改善免疫力」,結果病情反而惡化,「許多保健食品對身體有沒有好處先不提,但強調提升免疫力,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反而會有不良影響。」還有很多病人自認為身體虛,需要補一補,但常見的補益中藥未必適合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若想尋求中醫治療,務必請教合格中醫師的意見,千萬別自行服用未經中醫師開立之中草藥,醫師最怕的是病人道聽途說,私下嘗試食療、偏方,又不敢或不願意讓醫師知道,影響病情。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必需終身與病共存,當然會想尋求各種能讓自已更健康、生活更有品質的方法,但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醫病之間的充分溝通是讓疾病控制達到理想目標的關鍵。
 
隨著藥物研發技術的進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已經有更多元的選擇,哪一種藥物最適合?除了醫師的專業判斷,也要考慮病患的需求,最好的方法是透過醫病共同討論後決定。
 
「過去常說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壽命平均比一般人少了5~10年,但隨著照護品質提升,尤其是生物製劑的問世,最新的統計已顯示患者的平均壽命已逐漸提升,接近一般人的水準。」目前生物製劑也有不同選擇,就醫學上來說有效程度差不多,但觀察臨床使用經驗,的確有害怕打針、針劑治療效果不理想、打了會過敏……等個別狀況,對於這類不適用針劑的患者,現在也有小分子口服藥可以選擇。
因此,
 
「先和患者介紹、分析不同藥物治療的優缺點、聽聽患者的需求,再一起討論出適合的治療計畫。」鼓勵病人提出自已生活需求和想法,因為在藥物發達的今天,必然能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2016-04-25 10:33:15 聯合線上企劃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免疫疾病,媽媽妳就吃這個保健食品調節免疫吧!」一位原本藥物控制得不錯的太太,因為女兒孝心,買來保健食品調節免疫,沒想到吃了反而引起病症復發,關節紅腫疼痛,後續藥物治療半年,才漸漸回復原本控制良好的病況。
 
大林慈濟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指出,國人老覺得吃西藥傷身,偏好採用中藥、保健食品調養身體,所以上述案例常常上演,尤其天氣開始轉涼,到了冬令進補的時節,病友一定要注意進補!許多進補的成份都有免疫力增強作用,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來說,隨意提升免疫反應可能使病情惡化,呼籲病友應審慎選擇食用的補品!。
 
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第一線治療會先採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接下來再視狀況使用低劑量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若上述藥物無法控制病情,臨床會考慮使用生物製劑,病友們需體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療程就像糖尿病和高血壓一樣,應遵從醫囑,勿擅自停藥,否則可能造成病況惡化,不反對病友採用中醫、保健食品調養身體,但一定要遵醫師指示、持續治療,否則無法抑制發炎,恐造成關節無法回復的傷害。
 
除了藥物控制以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養,秋冬氣溫下降、濕冷,病友因為氣溫變化造成局部關節血液循環不良引起關節腫痛,所以一定要注意關節保暖。而在節慶的時候大家免不了要團聚歡慶,媽媽們採買食物、打掃家庭,一定要避免過度使用手部關節,避免病情發作,才能安心享受天倫之樂。
 
2016-05-30 10:41:00 聯合線上企劃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童成長過程中,有時出現生長痛的狀況,或者因為玩耍扭傷引起關節痛,但若伴隨有反覆性的紅腫熱,或伴隨著晨間僵硬,家長們就要當心可能是「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宜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醫師指出:「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從發病到就醫,延誤半年到一年相當常見,許多小病患來看診時,關節已有相當程度的破壞。」
 
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類生長痛、扭傷 易延誤治療
 
比起成人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幼年型的關節炎的臨床表現更加複雜,可分為多發型、少發型與全身型,發病時牽涉到全身5個以上關節患部的多發型不只影響關節,還會產生發燒、貧血等症狀,少發型易伴隨眼睛的虹膜葡萄膜炎,全身型則會有肝脾器官腫大、反覆性高燒等現象,這些是以中老年人為主的成人型類風濕性關節炎較少見的症狀。
 
醫師提醒家長,生長痛不會有關節紅腫情況,因此如果家中兒童青少年在早上有明顯關節痠痛、僵硬就應及早就醫、請小兒免疫風濕科醫師治療。
 
積極治療 人生不變調
關節持續發炎會造成不正常白血球聚集,使關節囊細胞增生,軟骨和硬骨組織都會被侵襲破壞,若不及早治療,關節未來將很難恢復功能。更可怕的是,幼年型患者也容易因為強烈發炎而導致巨噬細胞過度活化的血球吞噬症候群而產生可能致命的重症,因此應儘早和免疫風濕科醫師配合治療計畫。若傳統抗發炎藥物尚無法穩定控制病情,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治療;患者應配合醫師積極治療緩解病情、避免復發,減少關節破壞,維持骨骼的健康活力。
 
病友小華(化名)9歲時確診為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病情獲得控制,22歲的她今年從大學畢業,成功考取許多證照,即將開啟人生新階段,可惜因為中途健保給付中斷,病患尋求另類療法、最後造成關節破壞,行動不便,人生變調!反觀另一位病友小明(化名)發病以來積極接受治療、不中斷,病情終於獲得控制,目前在澳洲就讀大學的他表示:「為了健康願意積極面對治療,控制病情,讓未來的人生更有希望!」
 
醫師指出,隨著基礎和臨床免疫學研究的進步,許多以往難以治療或可能會致命的自體免疫性關節炎類型已經都發展出有效的療法。如果能在疾病還沒有造成永久性傷害以前早期診斷,並且依照個人的疾病類型與嚴重性立即開始執行適當的治療計畫,大部分的病患會有很好的治癒機會。
 
2016-06-06聯合線上企劃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名30多歲年輕女性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不以為意導致延誤治療5年,手腕關節早已變形,簡單家事都做不了,即使用藥無法回復過去的靈活。收治上述病患的耕莘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表示,正常的免疫系統平時會保護身體對抗外來細菌病毒,也就是一般說的「抵抗力」,就如感冒有時也會自行痊癒。而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免疫失調,造成免疫系統攻擊正常器官,「自己打自己」攻擊關節軟骨,導致平時保護關節正常緩衝作用的關節滑膜發炎,嚴重還可能攻擊內臟致心肺疾病,或神經病變、血管發炎等。
 
有些患者初期會誤把類風濕性關節炎誤認為痛風,但痛風是因體內尿酸累積造成,一般多從腳部發病,「來得快、去得也快」,一發作連走路都有困難,但經常不到一週就可緩解。而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時除多從手部關節開始,通常發作會長達好幾個月的漸進式疼痛。
 
醫師進一步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免疫疾病,各種年紀皆可能罹病,若未及時治療恐致關節「不可逆」的永久變形。而一般關節痠痛或是退化性關節炎平時雖然也會有「晨間僵硬」症狀,但通常不會超過15分鐘。因此,若發現手腳關節每天早上起床都有晨僵不適感超過40分鐘、且持續6周或逾一個月的關節腫痛,應儘快就醫。
 
醫師解釋,其致病原因至今未有定論,一般認為可能是基因遺傳、經外來不明病毒感染誘發免疫失調,目前推估國內約有10萬名患者,多好發於中年婦女,但其中也不乏20、30多歲年輕患者,女性罹病比例約為男性的3倍。
 
過去傳統治療使用免疫調節、消炎藥與類固醇藥物,除有傷肝等明顯副作用,效果也較緩慢,患者經常因無明顯改善而放棄治療、消極以對,反造成病情惡化。醫師表示,現已有生物製劑利用標靶治療方式來減少異常細胞激素,目前健保也有給付,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採取個人化治療,依據個人病況與對藥物不同反應量身定做。
 
醫師強調,患者應破除不能運動迷思,若在急性發作期外的做適量運動可有助疾病控制,建議可多游泳、做瑜伽等舒緩伸展肢體運動,加強肢體活動與柔軟度,避免肌肉萎縮造成身體負擔。
 
2016-05-09 聯合線上企劃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名年約30多歲已為人母的女性,某日突然發現右手指關節腫痛,經檢查確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手部不時出現紅腫、疼痛,就連幫女兒梳頭綁髮也變得越來越困難,讓她十分自責「無法好好照顧家人」。
 
醫師:嚴重恐造成關節變形
醫師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只要聽從醫囑接受治療,並且不自行停藥,恢復正常生活絕不是夢!
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自體免疫反應引起的慢性發炎疾病,會侵犯關節,造成疼痛、腫脹與僵硬,若未妥善治療,關節可能會變形,導致行動不便,降低生活品質,主要好發於20至45歲的青壯年,男女比例為1:3。
 
醫師指出,臨床不少女性患者,發病時正值持家時期,不只無法照顧小孩,甚至連整理家務都很吃力,也曾經碰過職業是老師,因為罹病而不能批改作業,影響工作進度。
 
不過,以前述30多歲的女性個案來說,發病時間前前後後大約兩年,經過一個月的生物製劑治療後,病情就獲得控制,可以再為女兒梳頭綁髮,恢復原本的生活,也重振信心。
 
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理事長張玲瑗指出,日前針對全台90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近7成的治療目標是希望能恢復正常生活,但卻有不少人感覺關節較不疼痛時,就自行停藥,不知道體內發炎反應可能仍在持續中;且有超過6成病友在治療過程未與醫師討論治療目標,顯示對於疾病控制的觀念不足。
 
理事長建議,面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要掌握「SMALL」原則,包含「Study」學習疾病相關知識,相信專業醫師、不要誤信偏方;「Meet」主動與醫師溝通治療決策,保持良好的醫病溝通;「Allow」允許自己放鬆,也就是藥物治療之外,可與醫師討論,配合均衡飲食、戒菸、適當運動、芳香療法、水療、物理及職能治療等輔助療法;「Listen」參與病友團體,共享彼此的治療經驗,對於紓壓與疾病控制有正面的幫助;「Live」用積極正面向的心態面對,將可成功與疾病共處。
 
醫師也提醒,若手腳關節持續出現不明僵硬、疼痛的情況,最好儘速就醫,類風濕性關節炎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治癒。
 
2016-05-20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型粗曠、陽光的「小李」如同時下年輕人一樣充滿活力,難以想像,7年前,他受紅斑性狼瘡之苦,關節不時隱隱作痛,半夜常痛得難以入眠,身心飽受煎熬。 
 
15歲那年,小李有天感覺腸胃不適、上吐下瀉,診所檢查為腸胃炎,連續幾天症狀卻未改善,到大醫院抽血、驗尿,診斷發現罹患紅斑性狼瘡。小李說,「臉上未出現紅斑、家族也沒遺傳史,很難察覺」,陸續出現關節疼痛,還曾因感冒發燒,引起全身水腫,靠著積極治療,目前需服藥控制,定期追蹤病情。 
 
醫界將紅斑性狼瘡稱是「千面女郎」,林口長庚醫院過敏氣喘風濕科醫師說,紅斑性狼瘡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每位患者發病出現病症不盡相同,各階段也有不同臨床表現,常見臉頰出現蝴蝶斑、身體有圓盤狀的紅斑、關節炎、腎臟病變、血液病變等症狀,目前致病原因不明。 
 
男女罹病比例為1:9,尤其好發在青春期女性,患者臉頰兩側出現橫跨鼻樑的紅斑,形狀貌似蝴蝶,小病友常被稱作「小蝴蝶」,青少年時期罹病比起成人更易引發腎炎,甚至面臨洗腎。 
 
紅斑性狼瘡是一種慢性、侵犯全身器官系統的發炎性疾病,造成皮膚、關節、腎臟等器官傷害,併發症未獲得控制,就有可能危及生命。 
 
治療藥物以類固醇為主,控制效果顯著,副作用會出現月亮臉、水牛肩,但長期服易造成骨質疏鬆,需大量補充鈣質。患者也要注意清淡飲食、外出做好防曬、正常生活作息,病情都能控制得不錯甚至不需再要服藥。
 
2015-08-31 02:39:20 聯合報 記者顏彙燕/桃園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補身,反而造成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無法挽救的遺憾!」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表示,一名七十幾歲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女士,原本病情控制良好,一次回診竟發現病人關節發炎嚴重,而且本來穩定的肝指數突然升高,追問才知病人認為長期吃藥對身體不好,自行使用來路不明的健康食品,除讓類風濕性關節炎發作,還因此罹患猛爆性肝炎、進住加護病房!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很多病人聽到「免疫」,立刻想到一定「免疫不夠」,要趕緊進補、增加免疫力,其實自體免疫疾病並非免疫力不夠,而是紊亂,原本負責對抗外來病菌,卻反過來攻擊自己,而吃補的後果只會讓身體關節破壞的更嚴重,包括:人參、當歸、黃耆等增加免疫力的中藥材,以及荷爾蒙類的健康食品,如:蜂王乳、蜂膠、蜆精、雞精等,都較不建議病人自行任意服用。 
 
事實上,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本身並非一直處於發炎狀態,臨床上,醫師會評估發炎狀況,並不會過度壓制,只要發炎狀況不嚴重,還是有機會可以減輕藥量,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多元,若傳統藥物控制不佳,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現在也有小分子口服藥,建議依自身狀況,如生活習慣、使用方式選擇合適藥物治療。 
 
過往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只能緩解症狀,但無法控制關節發炎,若病情惡化、關節嚴重變形,恐造成殘障,早期藥物無選擇性,無論好壞一律加以抑制,恐有全身性作用,現在藥物越來越進步,生物製劑、小分子口服藥等,可針對過度反應的免疫因子抑制,「命中靶心」能得到合適的治療反應。
 
在醫師積極治療下,只要病人遵醫囑治療,不但能控制病情,還可以享受人生!
 
 
2015-09-08  聯合線上企劃 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