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痛風性關節炎的63歲王先生,服用降尿酸藥allopurinol數周,出現皮疹、發燒、喉嚨痛等過敏反應,遍尋眼科、皮膚科、耳鼻喉科診所,僅被診斷為溼疹及上呼吸道感染,24天後全身紅疹且如同燒燙傷般起水泡,回到原處方醫院掛急診,才診斷是嚴重的藥物過敏「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簡稱SJS)」。

王先生歷經加護病房治療,有幸在一個月後出院,卻留下嚴重疤痕的後遺症。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王先生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導致嚴重皮膚不良反應的藥品,最常見除了降尿酸藥Allopurinol(給付192件),還有抗癲癇藥Phenytoin(給付124件)、Carbamazepine(給付112件),以及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Mefenamic acid等。

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初期會出現喉嚨痛伴隨發燒、口腔黏膜潰爛、皮膚紅疹、丘疹、廣泛性表皮脫落、眼睛紅癢、水泡、出血、倦怠等症狀,嚴重的皮膚不良反應包括死亡率達1成的SJS、死亡率達3成的毒性表皮溶解症(TEN),及藥物敏感症候群(DRESS)等。倖存患者需要約半年恢復期,更可能有疤痕、眼睛及腸胃道的永久傷害。

據藥害救濟從1999年至今年8月統計資料,共受理2445件申請,成功給付有1255件,總金額近3億8000萬元,歷年案件以皮膚及皮下組織的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約占每年申請案的6成為最多。

食品藥物管理署藥品組表示,藥物過敏反應無法預期發生在誰身上,因此藥害救濟針對正常用藥卻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但重要的是及早發現、停藥並做適當治療,將藥害程度降到最低。

今年8月食藥署已發函給全台醫療院所,加強高風險成分的藥袋上加註警語或副作用;除此之外,食藥署近年印製30萬張藥物過敏記錄卡發放給各醫療院所,民眾可索取並請醫療人員記錄用藥不良反應,若曾有過敏記錄,就醫時可主動出示,以防再次吃到同一致敏藥物。

藥害救濟基金會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末到了,吃到飽火鍋大魚大肉,再配上大杯啤酒,小心痛風找上門,痛到無法走路。

痛風是尿酸結晶在關節液或關節周圍組織沉積造成的急性關節炎,或是在腎臟沉積造成結石。痛風發作的病人可能血中尿酸值較高,但也有些人的尿酸值在正常範圍。一般而言,男性血中尿酸的正常值為7.0mg/dL以下,女性為6.0mg/dL。

非類固醇 易胃出血

在人體內,尿酸是普林代謝的最終產物,日常飲食攝取過多含普林的食物,如酒類尤其是啤酒、紅肉及海鮮,或是癌症病人接受化療使用某些藥品都會增加尿酸的生成。

急性痛風可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類固醇及秋水仙素來緩解疼痛。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因為止痛效果佳、短期使用的副作用少,是治療急性痛風的主要藥物。長期服用的副作用包含胃出血、急性腎衰竭、血壓升高等,因此有胃潰瘍、心臟或腎臟疾病或有服用抗凝血或抗血小板藥品的病人需要特別注意。

在無法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的病人,可以考慮口服類固醇或關節腔內注射類固醇。類固醇可能造成血糖升高或腸胃不適,長期服用也有骨質疏鬆或白內障的副作用。秋水仙素對於急性痛風的緩解效果佳,但若服用過量可能會造成噁心、嘔吐及腹瀉。

若急性痛風每年發作超過2次、有尿酸腎結石、血中尿酸值高的病人,在急性痛風緩解後的6~8周後可考慮使用降尿酸藥品,再併用秋水仙素避免在使用降尿酸藥品初期急性痛風的發作。若已長期服用降尿酸藥品仍然痛風發作時也應繼續服藥,不可突然停藥,以免血中尿酸值波動讓痛風更容易發生。

少吃紅肉 可降尿酸

抑制尿酸合成的藥品如異嘌吟醇(allopurinol)廣為使用,若服藥後有腸胃不適副作用可以在飯後服用,另異嘌吟醇在極少數病人可能造成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是一種嚴重的皮膚過敏反應,會造成皮膚嚴重紅疹脫皮、起水泡。

痛風的急性關節炎疼痛可藉由消炎止痛藥、類固醇或秋水仙素快速緩解。在急性痛風過後可以藉由生活習慣的改變如減重、減少酒精類飲料或紅肉、海鮮攝取及使用藥品降低尿酸,減少痛風發作。

台大醫院藥劑部 藥師王瑋婷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人總認為關節炎、關節痛僅會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但在成長發育期的孩子,其實也可能發生「幼年型自發性關節炎」,不過家長總輕忽誤認為是轉大人的成長痛,甚至給小孩進補人參、靈芝、轉骨藥材等,結果卻是越補越糟,導致病情惡化。

一名國中男學生平時熱中打籃球,日前突然手指感覺不適,外觀腫如甜不辣,原以為是運動傷害,至醫院求診後,才知罹患幼年型自發性關節炎合併葡萄膜炎。醫師提醒,家長不該把孩子的關節痛當作轉大人過程,若錯失黃金治療期,恐讓關節持續發炎、破壞,嚴重會影響發育、關節變形,甚至致殘。

過敏免疫科醫師表示,關節炎非老人專利,青少年與兒童罹患的幼年型自發性關節炎,屬於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成因不明,可能是免疫系統異常,造成細胞發炎攻擊關節。

根據「台灣幼年型自發性關節炎與葡萄膜炎研究」報告顯示,全台發生率為每年每10萬孩童4.93人;平均疾病盛行率為每10萬孩童有33.8人,病患年紀從1歲多的幼兒到國、高中生都有,高峰期分別在4歲及10歲。

對於這名病患同時出現眼睛又紅又痛的葡萄膜炎,幼年型自發性關節炎屬自體免疫異常疾病,會攻擊全身器官,如攻擊眼睛,嚴重甚至會造成視力受損、視野縮小,這類患者有併發葡萄膜炎風險,嚴重將破壞視力,家長不可輕忽。

此疾病的症狀是慢性、持續的關節紅、腫、熱、痛與晨僵、活動受限,甚至行動不便。楊曜旭說,有的父母以為孩子手腳關節紅腫,是運動或玩耍時扭傷、撞傷,帶孩子去國術館推拿,遲遲未帶到小兒風濕免疫科求診,延誤確診與錯失治療黃金時間。

孩子若出現莫名的慢性手腳、膝蓋等關節紅腫疼痛,早晨特別僵硬,甚至賴床、不想玩耍,超過兩周仍不見好轉,應至大醫院尋求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進行鑑別診斷。

提醒,入秋進入食補季節,這類病患應避免人參、靈芝等食補,以免過度刺激免疫系統,造成病情惡化。

「辨別疼痛、看對科別、吃對食物」, 楊曜旭強調,相對於成長痛多在下肢,關節痛是痛在關節,此疾病屬於自體免疫疾病,應該尋求過敏免疫風濕科;而在食補方面,應該攝取適度的鈣、含鐵食物、高脂肪魚類、柑橘類蔬果、含抗氧化劑食材如木瓜、核果等,可有效控制發炎反應,但應避免人參、靈芝等食補。

 

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 楊曜旭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歲林姓高中生身高165公分,但因愛吃甜食又缺乏運動,體重高達95公斤,中秋連假時大魚大肉,當晚右腳大拇趾關節腫脹,到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就診,才知是急性痛風發作。醫生建議,痛風前期徵兆少且不明顯,民眾應避免短時間內暴飲暴食,如突然有關節紅腫疼痛,需就診診斷,並少喝酒,少吃動物內臟、海產。

林姓高中生經診斷為急性痛風發作,尿酸值高達8.4mg/dl。痛風好發於40至60歲男性,停經後女性因女性荷爾蒙改變,尿酸值上升,也容易得到痛風,台灣痛風與高尿血症盛行率逐年攀升,發病年齡有下降趨勢。

「痛風」是因血中尿酸濃度過高,引起尿酸鈉鹽結晶沉積在關節、軟骨、滑囊液、肌腱、軟組織甚至內臟,「急性痛風發作」誘發因子包括:大量飲酒、吃豬牛羊等紅肉、海產、體重增加。

秋冬國人喜歡進補、吃火鍋、啃秋蟹,都要適量食用,避免誘發痛風。痛風發作時,關節處有紅、腫、熱、痛等現象,易好發在下肢關節處(尤其是大拇趾),常在午夜痛醒,約24至48小時內達到疼痛高峰。

痛風患者分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不發作間歇期、慢性痛風石關節炎。無症狀高尿酸血症,通常不需要藥物治療,只需留意飲食控制、改正生活形態,但大多數痛風病患,需長期服藥控制血中尿酸。

民眾如突然有關節紅腫疼痛,需由醫師診斷是痛風、蜂窩性組織炎或類風濕關節炎。從未有過痛風關節炎發作,但血中尿酸值高於7mg/dL的民眾,即應注意調整生活型態及飲食;已罹患痛風關節炎患者,應長期接受藥物治療,避免痛風併發症。


聯合報╱記者林佩均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研究發現,提升健走速度達每小時4.8至6.3公里,相當於每分鐘90至120步,每週持續5天,15週以上能有效提升骨密度0.4%,適時補充含有鎂、鋅、維生素D的食物,可促進鈣質吸收,減緩骨質流失速度,維持骨骼健康。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針對國內500名35歲以上男女進行「健走認知調查」,結果9成民眾害怕未來行動力下降,無法自主生活而成為家人負擔,因此5成民眾有運動習慣保持健康,其中4成選擇健走,但高達8成平均速度未達每小時3公里,恐怕保健骨骼效果有限。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表示,以女性為例,30至35歲為骨量高峰,之後每年遞減,40歲每年以1%至2%的速度流失;更年期後更以每年3%至5%的速度流失。估算60歲時骨量恐打5至7折,但國際針對50至65歲停經後的女性研究發現,維持正確、持續性健走,骨密度可有效提升。

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指出,健走搭配節奏落於90至120拍的歌曲,一邊聽音樂一邊健走,不只能使心情愉快,更能維持健走節奏,並拉長運動時間,強調正確健走姿勢為抬頭挺胸,保持頸部與肩膀放鬆,雙手微微握拳,手肘彎曲約90度,手臂自然前後擺動帶動步伐,跨步時腳尖踢出的幅度勿過大或過小,保持正確的健走姿勢,省力又避免運動傷害。

骨質疏鬆症是不可逆的無聲疾病,平常不會有明顯症狀,因此容易被忽略,建議養成運動習慣,尤其健走比慢跑更好入門。

營養師表示,強化骨骼最有益的食物為牛奶,每天建議攝取1至2杯、約240CC,首選鮮奶,考量健康,最好以低脂為佳,沖泡奶粉則是乳成分愈高、添加物愈少愈好,堅果、黑芝麻、芥藍菜或小魚乾等,也是常見的補鈣食材。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家中長輩罹患骨質疏鬆症,當心自己提早面臨骨鬆問題。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表示,骨質疏鬆症具有遺傳風險,父母會將帶有骨質疏鬆症的基因,經由細胞減速分裂遺傳給下一代,據國外研究顯示,父母同罹骨鬆,女兒骨鬆風險較常人提高34倍。

據統計,國內骨鬆骨折的患者中,女性約占7成,若有骨鬆疑慮的民眾,可觀察自己有無駝背、身高縮水、近期是否骨折等,或是接受足跟骨定量超音波篩檢,當有異狀時,宜儘速就醫檢查,醫師會透過進一步的理學檢測如觀察握力、手臂長度與身高的差距、肋骨與骨盆的距離等,再視狀況搭配雙能量X光吸收儀確診。

醫師強調,及早透過骨鬆檢測,可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症,以免增加髖關節、脊椎骨折的機率,導致行動不便,甚至提高死亡風險,若是家中雙親已罹患骨質疏鬆症,更不可輕忽骨鬆檢測的重要性。

黃子倫/台北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邊聽音樂維持節奏

骨密度約在三十到三十五歲時達高峰,隨年齡增長,骨密度開始流失;健走可增加骨密度,但速度應達每小時四點八至六點三公里,相當於每分鐘九十至一百二十步,且每周須健走五天;若以此方式持續健走十五周,全身總骨密度可提升百分之零點四。

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說,若以每分鐘九十至一百二十步的速度健走,可搭配節奏落於九十到一百二十拍的歌曲,九十拍的歌曲如歌手伍思凱《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一百二十拍的歌曲則有卡通《科學小飛俠》主題曲,或歌手張惠妹《站在高崗上》;建議邊健走可邊聽音樂,可維持節奏,並可拉長運動時間。

抬頭挺胸肩頸放鬆

健走姿勢應抬頭挺胸,頸部與肩膀盡量放鬆,雙手微微握拳,手臂前後自然擺動;健走後若肌肉痠痛,應休息一至二天,若疼痛未緩解,應懷疑可能是肌肉拉傷,須就醫檢查。

預防骨鬆除多健走,另應多吃菠菜、花椰菜等深色蔬菜,補充微量元素鎂、鋅,並多曬陽光,每天應曬二十至三十分鐘,日曬範圍是至少要曬到兩隻手臂,以補充維他命D,促進骨骼鈣質吸收;每天也可補充五百毫克鈣片,緩減骨質流失。

健走防骨鬆須知

.為預防骨質疏鬆症,可利用健走等負重運動,增加骨質密度
.健走應維持每分鐘90~120步,每次約走1小時,持續15周可提升骨密度
.健走姿勢應抬頭挺胸,頸部與肩膀放鬆,雙手微握拳、手肘彎曲約90度
.健走時,雙臂應自然前後擺動以帶動步伐,但步伐不可過大或過小
.健走後若肌肉痠痛、疲勞,應休息1~2天再繼續健走


沈能元╱台北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走可防骨質疏鬆症,但慢慢走恐白費力氣。

骨質疏鬆症學會最新調查發現,以健走防骨鬆者中,約八成竟把散步當健走,無助增加骨密度;醫師指,健走應維持每分鐘九十到一百二十步,速度不可過慢,以此方式每周走五天、連續健走十五周可增加骨質密度;另應多曬陽光以補充維他命D、促進骨骼鈣質吸收,避免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學會昨說,網路問卷調查五百名三十五歲以上男、女,進行「健走認知調查」,發現約八成二不知如何正確健走,健走平均速度均未達每小時三公里,是把散步當成健走。研究發現,健走平均速度應達每小時四公里以上,才能增加骨密度,預防骨質疏鬆。

沈能元╱台北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炎異位性皮膚炎病患戲水要注意!日前一名患有異位性皮膚炎7歲女童,跟家人到水上樂園玩水後,大腿紅癢脫皮,且奇癢難耐,女童不自覺搔抓多處,隔日早上起床後腳部皮膚竟開始潰爛,原來是異位性皮膚炎急性惡化,趕緊就醫。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過敏體質,皮膚會反覆出現溼疹及搔癢,易合併氣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50%的患者會在1歲以前發病,80%會在5歲以前發病,少數則會在成人期發病,其症狀表現包括皮膚乾燥、毛囊角化、搔癢及發紅等。

對過敏病患來說,運動是很好的事,包括了游泳,但一定要注意水質的清潔,因為異位性皮膚炎者的皮膚障壁功能較差,公共戲水池的人潮眾多,較難掌握水質情況,容易誘使異位性皮膚炎發作,再加上孩童本身較難自制不抓癢,往往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引起傷口感染。

所以,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戲水時,一定要留意水質是否乾淨,戲完水後一定要用清水沖一下全身的皮膚,最好能擦一下乳液,讓皮膚保溼,降低皮膚刺激。

時序入秋,空氣中的溼度會變得較乾,鄭惠文提醒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平時皮膚要做好保溼的工作,衣服穿著不要過緊,洗澡或洗手時,水溫不要太熱,少用肥皂等清潔劑,平時保持正常作息、均衡飲食,有機會多運動,可以減少壓力,降低異位性皮膚炎發的機會。


中國時報 魏怡嘉/台北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名40多歲的婦人罹患肢端掌蹠型乾癬不自知,當成富貴手治療20多年沒法斷根,常嚴重起膿泡,最近在義大醫院切片,終於真相大白,醫師讓她擦維生素D3,加上照光治療,已恢復到接近正常皮膚,解除大半生的困擾。

「乾癬有很多種,肢端掌蹠型最複雜。」掌蹠型乾癬通常侷限在手心、手背及腳心、腳背,患處有紅斑、會脫屑,除皮膚症狀外,也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糖尿、心臟、脂肪肝、憂鬱及代謝症候群等疾病,治療必須更全面。

最近這類型個案愈來愈多,其中一名婦女手心、手背會脫屑,指溝常發炎、腫脹、長膿泡,她以為得富貴手,10幾歲起看醫生到40多歲,還是反覆發作沒斷根,有時還龜裂、起泡,後來陪朋友到醫院就診,自己順便看皮膚科,經切片才發現是少見的掌蹠型乾癬,大嘆「白走許多冤枉路」。

「掌蹠型乾癬由於手腳常龜裂、脫屑,平常洗頭、扣鈕扣、翻書都很不方便」,這類乾癬容易誤診,民眾也認識不深,有人擦類固醇當濕疹治療!事實上,只要確認病灶,擦維生素D3、一周做2到3次照光治療,可恢復到接近正常的皮膚。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