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好好吃下每一顆藥嗎?」
 
遇到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回診抽血檢查發現治療反應不如預期,新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總會再三和病人確認有沒有乖乖吃藥,因為根據他的臨床經驗,超過一半的病人會有讓醫師傻眼的用藥行為,尤其是才剛診斷、還沒吃過苦頭的輕度病患。
 
被醫師發現沒有乖乖吃藥時,病人總有各式各樣的理由,例如:「這顆藥不是有痛才要吃嗎?」「這顆藥太苦了」「這些藥一次要吃四顆太多了吧,所以我只吃了一顆!」「我忘了吃藥」「家人不讓我吃那麼多藥」……。
 
為什麼要吃那麼多藥?醫師強調,過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治療像倒金字塔,從最少量藥物開始,效果不好再一個一個慢慢加;但新的治療觀念變成金字塔型----從一開始就採取多種藥物組合的「合併療法」,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積極控制病情,並密切追蹤治療反應及調整用藥,以及時掌握疾病進展,避免關節變形。因為雖然八成患者接受一般藥物治療即可控制病情,「但有少數患者疾病活躍性高、病情進展快速。」醫師表示,這些病人可能需要提早使用生物製劑才能控制病情,多種藥物的合併療法可以盡快評估療效,以早期決定是否有必要申請生物製劑。
 
評估病情時除了患者主觀上有沒有疼痛、僵硬感,更重要的是病情活躍度的量化評估,如:關節腫脹或觸壓疼痛、抽血檢驗發炎指數;以及影像證據如X光、超音波。「X光一直是重要的診斷依據,但若病人發病時間短,X光可能比對不出病程的進展。」醫師表示,目前大力推行被稱為「風濕科醫師的聽診器」的骨關節超音波檢查,能更敏感的偵測軟組織發炎腫脹和關節破壞狀況,對於少數發炎指數不高但關節破壞明顯的病人,申請生物製劑時附上骨關節超音波報告有助爭取健保給付。
 
醫師常說:「讓病人關節腫脹變形是醫師的失敗!」因為隨著藥物發展以及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因深入的了解,只要掌握治療黃金期,配合醫師用藥,有機會達到病情緩解,進而達成減藥的程度;病人有任何用藥疑慮都不要害怕和醫師討論,「就像生物製劑,過去都是針劑,現在也有小分子口服藥,害怕打針或是覺得針劑不方便的病人可以選擇。」醫師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抗病第一步,就從好好吃藥做起!
 

2016/07/25 10:20:20 聯合線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童 的頭像
    小童

    小童的健康部落格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