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才50多歲就得換人工膝關節?成大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月前在門診中,收治一名多數關節疼痛,尤其是兩側膝關節嚴重受損,有一側已經必須罝換人工膝關節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仔細詢問才發現,其實病人早在4、5年前就已確診,卻一直沒有規律就醫,直到症狀加劇,換了人工關節之後,才開始配合治療,病情也慢慢穩定下來。

醫師表示,病人沒有配合治療,通常是因為不了解病情發展,輕忽類風濕性關節炎對關節的破壞的嚴重性;而關節一旦受損就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的功

有鑑於「早期診斷、及早治療」是減少關節破壞及疾病復發的重要關鍵,2010年歐洲、美國聯合發表新版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準則,訂出客觀標準,幫助醫師提早診斷。醫師指出,隨著診斷標準的進步,加上衛教宣導增加民眾對疾病的認知,目前早期診斷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已有顯著提升;再加上新藥持續發展,醫師強調,「診斷及治療的進步,現在類風濕性關節炎已經很少發生嚴重關節變形,甚至需要置換人工關節的情況。」

而治療的關鍵就在於積極面對,不要諱疾忌醫。醫師表示,新藥的發展,尤其是生物製劑的問世,突破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瓶頸,病情得以迅速控制,患者的工作、生活都能回復如常。目前台灣已上巿並通過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有7種,除了針劑,也有小分子口服標靶藥物,對於害怕打針、經常外派工作或出國的患者來說,提供了免打針的口服藥新選擇。

醫師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仍無法治癒,確切的病因也還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與多重因素相關,例如家族性,有家人患病,其他家人罹病機率會比較高;而環境因素如抽菸,也會增加誘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他會建議有抽菸習慣的病人戒菸,門診中也確實有病友反應戒了菸,感覺關節症狀比較好控制。

所以,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這類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病,更需要病人對自己的健康負責。醫師強調,「藥物的多元發展讓治療更有彈性,更能滿足病人的需求,但關鍵是遵從醫囑。」拿了藥卻沒有規律服用,不但浪費醫療資源,更讓病情惡化,錯失復元良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童 的頭像
    小童

    小童的健康部落格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