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慈濟醫院  童建學醫師 

甚麼是乾癬性關節炎

   乾癬性關節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是一種與乾癬相關的炎性關節病,具有乾癬皮疹並導致關節和周圍軟組織疼痛、腫脹、壓痛、僵硬和運動障礙,部分患者可有骶髂關節炎和(或)脊柱炎,病程遷延、易復發、晚期可有關節強直,導致殘廢。約75%PsA患者皮疹出現在關節炎之前,同時出現者約15%,皮疹出現在關節炎後的患者約10%。該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高峰年齡為30-50歲,無性別差異,但脊柱受累以男性較多。在美國,PsA患病率為0.1%,乾癬患者約5%-7%發生關節炎。

誰會得到乾癬性關節炎

乾癬性關節炎的發生率,女性稍多於男性,發病的年齡多在 20-50歲。關於乾癬性關節炎的發病情況:各報告不一。而歐美國家乾癬的患病率明顯高於我國,約為1%~3%,其中7%—47%可發生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的真正發病率不詳。
    本病的病因不明。其家族性發病率高,表明與遺傳有著一定關係。關於本病的遺傳方式迄今尚無定論,多數認為是多因素性遺傳。另外,免疫異常、代謝異常、細菌抗原可能與乾癬性關節炎的發病相關。精神因素、外傷、季節變化、內分泌改變、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及某些藥物,均可誘發或使本病加重。

為何會有乾癬性關節炎

   乾癬性關節炎之病因及發病機理不明,男與女之比例為11.041/3乾癬患者有家族史,所以遺傳基因是重要因素。有薦腸骨關節炎和脊椎炎的乾癬性關節炎者可發現HLA-B27抗原,乾癬而有脊椎炎患者其抗原佔90%以上;而有薦腸骨炎者其抗原佔40%,周邊關節炎者其抗原佔20%。乾癬性關節炎的特徵是包括皮膚及關節的損害,30%患者有指甲受損。

乾癬性關節炎如何進展

   乾癬關節炎除關節病變外,大約30%的患者出現眼炎,20%出現結膜炎,7%有虹膜炎。其它少見表現有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上肺纖維化和澱粉樣變性。

乾癬皮疹的出現是診斷乾癬關節炎的必備條件,並借以與其它炎性關節炎進行鑑別。絕大多數乾癬患者的皮膚病變,先於關節炎出現達幾年。因此,只要患者為關節炎求醫時,醫生問及或者患者提及乾癬史,或醫生經過仔細檢查發現了乾癬皮疹、乾癬關節炎的診斷便不難確立。但是,大約15~20%的病例先發生關節炎,後出現皮疹,此時診斷乾癬關節炎則很困難。然而,關節炎的輕重與皮膚病變呈平行關係,嚴重的關節炎通常有比較廣泛的皮疹。

指甲異常是乾癬關節炎的特徵之一。最常見的指甲病變包括針樣凹陷,甲下角化過度、增厚、混濁、縱溝、橫山脊 變色及指甲剝離。遠端指()關節和鄰近的指甲常同時受累。

乾癬性關節炎如何治療

乾癬性關節炎跟類風溼性關節炎不同的是,後者絕大多數的病患都有持續的症狀,需要持續不間斷的藥物治療;而前者病患如果只是間歇性的發作,在病患沒有症狀的時候可以考慮暫停藥物觀察。
   乾癬性關節炎的藥物治療包括非類固醇型消炎止痛藥、疾病進程修飾性抗風濕藥物及最新的生物製劑(如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等)。疾病進程修飾性抗風濕藥物屬於免疫調節劑,可以真正減少關節變形發生的機率,但是療效開始的時間比較慢,通常需要六到八週,甚至數個月以上才會開始產生療效,所以需要搭配症狀治療藥物一起治療。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則是最新的生物製劑,對乾癬性關節炎及乾癬都有很好的效果,不過目前並沒有健保給付,藥價又非常昂貴,所以目前大多是自費使用在對其他治療無效的嚴重病患。

乾癬性關節炎日常生活照護

1)持續有耐心地配合醫師的治療,規則服藥控制。
2)避免誘發因素,已知某些因素會誘發或加重病情症狀時,平時應盡量避免。
3)對病患而言,皮膚的清潔是十分重要,可選擇較溫和的肥皂,或使用含焦

     油的肥皂,對肌膚較不具刺激性,可避免皮膚乾燥

4)定期運動,可選擇溫和性及伸展運動,能增加關節的柔軟度及活動度。
5)調適壓力,因為壓力可以引起疾病再復發。
6)穿著方面可選擇寬鬆及舒適容易穿著的衣物。
7)保持情緒平穩及正常規律生活,病情較定能夠獲得良好控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