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風濕免疫疾病 (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名33歲女性連兩次懷孕,都在10週聽到胎兒心跳後流產,檢查子宮、卵巢及染色體都正常,轉介到內科檢查發現她血清中有「抗磷脂抗體」,導致血管血栓,造成胎兒缺氧流產,後來口服阿斯匹林及皮下注射肝素,第三次懷孕順利產下可愛小寶寶。

高醫大附設醫院一般內科醫師表示,反覆性流產病人越來越多,全台反覆性流產孕婦估約有5萬人,反覆流產在內科有三大原因,分別是甲狀腺疾病、先天性血栓形成體質及自體免疫疾病,特別是自體免疫疾病中的「抗磷脂抗體症候群」,在反覆性流產的病人中有兩成約一萬人可發現血中有「抗磷脂抗體」,婦女懷孕後,血管易形成血栓,胎兒恐因吸收不到養分而死亡。

此外,抗磷脂抗體也可能與胎盤的滋養母細胞結合,也會阻止子宮內皮細胞結合,阻礙臍帶形成而造成流產。

這名婦女被檢查出血中有「抗磷脂抗體」,在下一次懷孕前,使用口服低劑量阿斯匹林,確定懷孕後,併用每天皮下注射低分子量的肝素,婦人在第三次懷孕時,由婦產科及內科聯合照護下,順利產下健康的小寶寶。

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頭髮白似乎有年輕化的趨勢,不少年輕人才30多歲,白頭髮就已經不少,不過,醫師提醒,除了壓力大外,很多人以為頭髮白是因為老了,事實上,有些白頭髮是疾病因素所引起,例如免疫疾病引起的白斑等,如果白髮不是分散全頭,而是限於局部,且連頭皮也白,就要注意可能是白斑引起的白髮,最好就醫診治。

振興醫院主治醫師表示,正常的情況下,白頭髮是老化的結果,皮膚黑色素跟著凋亡減少,頭髮就會變白,每個人開始有白頭髮的年齡因人而異,且有遺傳的影響,如果父母頭髮白得快,孩子未來頭髮也會白得快。

雖然白頭髮是自然老化的現象,但如果頭髮白的很局部,且連白頭髮髮根的皮膚也跟著是白的,那麼這樣的白髮原因就不單純,很可能是免疫疾病引起的白斑,臨床上即有白斑的病患,不僅頭髮白,連眉毛也跟著白了一塊。

北榮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表示,年過40歲之後就開始有白頭髮出現,直至50歲後白髮就會快速增加,現代人多因為工作及生活壓力大,影響人體的免疫及內分泌系統,造成頭髮變白,另外,女性在生產後及更年期過後,因為荷爾蒙的改變,也會造成頭髮較容易變白,甚至是掉髮。

頭髮變白較少為疾病因素引起,常見因為自體免疫缺乏或是甲狀腺機能異常造成的黑色素變少;有些人則有少年白,其為遺傳因素引起,與疾病關係的因素並沒有很直接。

(中國時報)魏怡嘉/台北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歲的表妹過去半年內,臉部皮膚有發紅、發熱的問題,只要在陽光下活動就會更嚴重,看過皮膚科,接受藥物治療後,並未改善。

抽血檢查後發現「抗核抗體(ANA)」偏高。她很擔心地跑來問我:「『抗核抗體』偏高是什麼意思?會不會是得到紅斑性狼瘡(SLE)?」

「抗核抗體」是一群免疫細胞製造的抗體,攻擊的目標是自己的細胞核。這項檢查跟很多自體免疫疾病有關。例如:紅斑性狼瘡、硬皮病、乾燥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肌炎、惡性腫瘤,或口服避孕藥等。
所以不但要考慮「抗核抗體」的高低,也要透過免疫螢光法檢測,才能夠做出正確的診斷,來擬訂治療計畫,這對病人的「預後」有極重要的影響。

所以我告訴表妹,是不是真的得到自體免疫疾病,需請風濕免疫科醫師來判斷;如果在長期追蹤下,不幸確定是自體免疫疾病,應遵照醫囑服藥才能避免併發症及後遺症產生。

要提醒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要定期回診,由醫師評估病情,適當調整藥物的種類(包括:類固醇、抗瘧疾藥、免疫抑制劑等),以及劑量,千萬不可自行減藥或停藥,以免疾病失控,導致惡化。

同時,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也不要尋求偏方及草藥,以免錯失治療時機;學會觀察藥物副作用。

此外,避免暴露在紫外線光源下,就連紫外線消毒燈也要注意;外出盡量戴寬邊帽、撐傘、穿長袖衣服、擦防曬乳;除避免陽光損害之外,保持皮膚乾爽等,也非常重要。

文/張世中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溽暑夏日,自體免疫差小心虹彩炎反覆發作。醫師提醒,虹彩炎與自體免疫系統失調有關,好發中年男性族群,若患有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等,更要提高警覺,平時眼睛若有畏光,或眼睛紅,應立即就醫,若輕忽延宕當治療,會引起併發症而導致失明,千萬不可小覷。

虹彩炎與自體免疫系統失調有關,規律生活與醫囑用藥很重要。
虹彩炎是因為眼睛的瞳孔發炎所致,也是葡萄膜炎(眼睛內部組織發炎)的1種,約占7成。這是虹膜組織及睫狀體發炎的疾病,位於眼球的前部,也叫做前葡萄膜炎。患者通常會因為出現紅、脹、痛、視力模糊時才就醫。

台灣葡萄膜炎 5年增加1倍
在台灣,葡萄膜炎的發生率每年每10萬人新增 102.2~122.0案例,盛行率則從2003年的每年每10萬人,共有 318.8案例,到 2008 年每年每10萬人,共有622.7案例,增加將近1倍,並多集中在20 至50歲的男性族群,且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

目前治療以控制發炎反應為主,且需持續治療到病情穩定,約數周的時間。一般使用類固醇藥水點眼,次數視嚴重程度而定,可從1天點4次到每小時點1次。對於嚴重的前房蓄膿就考慮眼球周圍注射類固醇,甚至需要口服或是注射類固醇。

畏光眼紅 虹彩炎不會傳染
虹彩炎是紅眼症裡的一組疾病,大多為單眼發病,但可有2眼交替先後發作,且常反復發作。最常見的症狀是眼紅、眼痛、畏光、流淚、視力模糊及飛蚊,但虹彩炎是不會傳染的。

統計發現,約60%的急性虹彩炎病人與HLA-B27有關。HLA-B27為一遺傳基因,帶因者常有不明原因之發炎疾病,包括虹彩炎、僵直性脊椎炎、關節炎、大腸炎及尿道炎等。另約有30%找不出原因,其他的則與血糖控制不良及少見的感染有關。

病程呈多元化 小心併發症
門診曾有位60歲男性不知患有糖尿病,主訴右眼眼紅、視力模糊、眼窩疼痛,經檢查眼壓33毫米汞柱,睫狀充血,抽血檢查糖化血色素值16.7,最後診斷為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併青光眼與糖尿病性急性虹彩炎。

另有位44歲男性,門診自訴右眼眼紅、流淚、怕光有1周時間,自以為一般的結膜炎,自行點藥未癒,前來就醫。眼睛睫狀充血,眼前房塵狀細胞與發炎細胞沉積,水晶體前表面色素沾黏環,抽血檢查是HLA-B27陽性。診斷為HLA-B27陽性的急性虹彩炎。

護眼:規律生活+醫囑用藥
虹彩炎分為急性、慢性、肉芽腫性和非肉芽腫性炎症。會影響眼球的角膜、視網膜、鞏膜、視神經等組織。易發生併發性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黃斑部水腫等後遺症。治不及時,嚴重者會導致失明。

治療時,要先了解病因,或是自體免疫疾病引起,就要使用類固醇、抗代謝作用藥物加以治療,若是病毒引發疾病,在治療前需要先抽血檢查病毒抗原,根據不同病毒類型使用抗病毒藥物。

【醫師小叮嚀】:
治療虹彩炎最重要的是必須遵循醫囑確實點藥或服藥,方能保有最好的視力。維持規律的生活,注意飲食,不熬夜、不抽菸,減少生活的壓力,若有糖尿病更要注意血糖,才比較不易引起體內免疫的反應,而造成虹彩炎的發生。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介
許多患者常會有痠痛、疲倦的症狀,其中自然不乏各種關節炎、運動傷害…等常見原因,但也有一群患者,全身疼痛,影響生活甚鉅,但不論服用消炎止痛藥,或是求助民俗療法,都少有改善,四處求診檢查卻又都「正常」,找不出病因。甚至有些原本就是關節炎患者,經過治療發炎已經改善,但仍然到處疼痛,其實,這些都有可能正是罹患了纖維肌痛症 (fibromyalgia)。

常見症狀
全身到處肌肉骨骼嚴重疼痛、倦怠、老是覺得沒有睡好,甚至有情緒和認知功能的障礙,例如憂鬱、焦慮、注意力無法集中…等等。身上有特定激痛點,在其上施加壓力能誘發疼痛,但其他抽血及影像檢查多半正常。

診斷標準
以往舊版的診斷方式,須由醫師檢查全身18個激痛點,按壓其中11處能夠誘發患者疼痛,方能診斷。一來在診間施行不易,增加患者檢查不適,再者經過治療後部分痛點改善,可能無法達到診斷標準而無法診斷。鑑於舊有診斷方式之不足,美國風濕病學會 (ACR) 在2010 年推出了新的診斷標準,一共包含三個條件,須全數符合:

  1. 廣泛分部疼痛指標(widespread pain index, WPI)達到7分,且症狀嚴重度分數(symptom severity, SS)達5分,或廣泛分部疼痛指標3-6分且症狀嚴重度9分
  2. 症狀已持續至少三個月
  3. 患者沒有其他能夠解釋疼痛的疾病

其中廣泛分部疼痛指標(WPI)的計算方式為,計算患者在過去一周內,下列19處部位中,共有幾處疼痛:
雙側肩胛帶、上臂、前臂、髖部、顎、大腿、小腿 (左右側分開計算)
頸部、胸部、腹部、上背、下背

而症狀嚴重度分數(SS)的計算方式為:
針對疲倦、睡醒仍覺得疲倦、認知功能(例如注意力無法集中)等三項症狀各自評分:

  • 0 沒有問題
  • 1 一般來說輕微,或是間歇發生
  • 2 中度,具相當程度,經常出現,且/或是中度等級
  • 3 嚴重,無所不在,持續,干擾生活

再加上身體症狀的整體評估:

  • 0 沒有症狀
  • 1 少數症狀
  • 2 相當數量的症狀
  • 3 很多症狀

將上述三個症狀(疲倦、睡醒仍覺得疲倦、認知功能)分數加總,再加上整體分數,即是症狀嚴重度SS的分數

治療及給患者的建議
生活習慣調整:

  • 每天找時間放鬆,深呼吸
  • 規律作息
  • 經常運動
  • 一旦用藥後疼痛改善,要開始增加活動,做回原本因為疼痛不能做的事情,能更容易回到正常生活

常用藥物

  • 抗癲癇藥:傳統的 gabapentin,和最近新加入健保給付的pregabalin
  • 抗憂鬱藥:包含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像是著名的百憂解)、選擇性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例如千憂解)、或是傳統的三環抗抑鬱藥都有療效。

若有身上常到處廣泛性的疼痛、疲倦、如何休息都睡不飽已經好幾個月的時間,四處求診沒有找到原因,用藥後也成效不彰,須懷疑纖維肌痛症,建議至風濕免疫科諮詢,由專科醫師進一步評估診治

 

洪任諭醫師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間質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也可以稱做是瀰漫性肺實質病變,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肺部間質的病變。發生病變的部位,可以是肺泡上皮,也可以是肺泡與肺泡之間的空間,例如微血管,基底膜,或是中間的結締組織。以往,由於對這個疾病有很多不了解,大多認為病因是不明原因造成的。隨著醫療的進步,現在漸漸曉得,除了基因、藥物造成的副作用(例如一些化療藥物)、或者是一些環境曝露外,最常引起間質性肺病的,就是風濕病疾病。而間質性肺病發生的過程,往往是無聲無息,緩緩發生,等到真的有運動性氣促、甚至日常活動也會喘的時候,肺部已經有相當受損了。因此,增加對這類疾病的認識,對於風濕病疾病的追蹤,是相當重要的。

統計上而言,較常發生間質性肺病的風濕病疾病,包含有硬皮症(Systemic sclerosis),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休格蘭式症候群(Sjogren’s syndrome),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MCTD),皮肌炎(Dermatomyositis)和多發性肌炎(Polymyositis)。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也有機會發生,但是比例就沒有其他疾病高。從這些統計可以發現,有相當多的風濕病會引起肺部的病變。間質性肺病單單從X光是很難去診斷的,而長期的發炎最後是會導致肺部纖維化。因此,早期診斷是有其重要性。目前,高解像度電腦斷層(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HRCT)是診斷上的首選工具,除了方便快速以外,高解像度電腦斷層可以提供影像學上變化的型態進行分類,對於疾病評估和治療選擇,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另外,肺功能檢查,尤其是一氧化碳肺瀰散量 (DLCO)檢測,是偵測早期間質性肺病的重要工具。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也是預後的評估因子。後續追蹤一氧化碳肺瀰散數值下降的速度,亦能成為評估病情變化的指標。由於間質性肺病也可能會引起心臟負荷加重,繼而引起肺動脈高壓,引發日後的心臟衰竭;有間質性肺病的病友,定期接受心臟超音波的檢查也是需要的,可以評估肺高壓的程度。

有鑑於間質性肺病雖然是良性疾病,如果不加以治療,最後病人會因為肺部纖維化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實在不能輕忽!現在一線的藥物以癌德星(Cyclophosphamide)為治療首選,但是,治療的結果只能讓疾病停止惡化,如果已經纖維化的部分,是沒有辦法逆轉的。近來生物製劑的使用,有一些零星的研究顯示腫瘤壞死因子(TNF-α)或是介白素-6(IL-6)等對於間質性肺病的治療有所幫助,不過仍然缺乏大型研究來證實這樣的結果。

肺部保健對於有間質性肺病的病友也非常重要,要避免熬夜、抽菸,或是曝露在過多刺激性吸入物的環境當中。適度的運動,保持愉快的心情,也能維持肺部功能。不管怎樣,風濕疾病都是慢性病,必須要正視疾病本身,最重要的是要和醫師配合,定期追蹤,才能早期發現,早期用藥,避免因為長期慢性發炎造成的肺部纖維化,影響日後生活品質。

 

曹彥博醫師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圖/摘自大樹林出版《拼命跑, 不如挑對鞋》,作者野村憲男】

不合腳的鞋子會招致受傷
不管是腰痛、膝痛、拇指外翻、足底筋膜炎、長水泡或黑指甲,身為跑者曾經經歷過以上任何一項,或者正為這痛楚苦惱的選手,我可以近乎百分之百地斷言也不為過──這些人一定都穿著不合腳的鞋子。
當我們受傷了,一定會檢討自己的身體哪裡不對、並且把不對的地方改正。同樣的道理,也請探討鞋子哪裡不好。即使是乍看之下跟鞋子無關的腰痛及膝痛,在換了一雙鞋之後就神奇地痊癒了,這種案例是真實存在的。


Case 1 膝痛
Question: 只要跑超過10 公里,膝蓋就開始痛了……
[解說]
跑者們的煩惱之中,被提到最多次的就屬膝痛了。即使不是那麼激烈的疼痛,恐怕也會造成慢性傷害。每次跑步只要稍微跑一點距離後,就會開始感到疼痛的跑者也很多。
Answer: 請穿上牢固又堅硬的鞋子

選擇正確的鞋子可以鍛鍊腹肌等肌肉群,減少膝蓋以下的歪斜。
圖/摘自《拼命跑, 不如挑對鞋》

當你感到膝痛而前往醫院掛號時,醫生都只會檢查你的「膝蓋」。這聽起來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其實跑步時所產生的膝痛,最主要的成因在於「腰肌緊繃」。
當腰肌過於緊繃時,會讓連動的臀小肌、臀中肌也一起繃緊,而臀小肌、臀中肌所連動的肌肉即是控制抬腳動作的肌肉髂肌。
當橫生在臀部的髂肌緊繃,身體進行提腳動作時,大腿四頭肌會往外轉,膝蓋以下的肌肉為了平衡則會向內轉,彷彿像是扭毛巾一樣,同時造成大腿骨與膝蓋以下歪斜。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最大的原因在於沒有好好使用到腹肌。然而會沒用到腹肌的原因,除了訓練時穿著「容易讓力量流失,又大又軟的鞋子」以外別無其他可能。
如果要好好鍛鍊難用的肌肉,而非像股外側肌這種好用的肌肉,跑步時就必須要讓負荷不要往外移。因此首先換掉讓你輕鬆的柔軟鞋子,從改穿有一定硬度的鞋子開始吧!

 

Case 3 腳底板痛
Question: 要減緩腳底的痛楚,鞋子是否一定要有柔軟的鞋墊?
[解說]
簡單來說,這是腳底肌肉的筋膜發炎所引起的疼痛。最近越來越多跑馬拉松的年輕人患有足底筋膜炎。雖據說用腳指抓毛巾、或者穿五趾襪可以改善症狀,不過治標不治本,持續受苦的跑者仍然很多。
Answer: 就算會感到有點不太舒服,但也請穿窄版的鞋子。

.書名:拼命跑, 不如挑對鞋
.作者:野村憲男
.譯者:江卉星
.出版社:大樹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30

足底筋膜炎跟膝痛一樣,主要的原因並不在腳底,而是在他處。腳底肌肉是與腳踝、小腿的肌肉連動,並且和大腿與腰部的肌肉相連接。也就是說,如果不使用腹肌,讓腰部的負擔變大,而不斷使用腳部肌肉來分擔這些壓力,往下延伸,最後發出悲鳴的就是腳底肌肉。
只要正確穿上合腳尺寸的鞋子,讓足弓在鞋子之中成形,這樣即使著地時全身體重都壓在腳上,位於側面廠商設計的縫線(比如愛迪達的三條線)也能好好支撐住。和腳背疼痛的人一樣,飽受足底筋膜炎痛苦的人也幾乎是穿了太大的鞋子。
另外,沒考慮到要配合跑步的速度,跟隨潮流而反覆使用腳尖著地跑法,也很有可能會造成腳底肌肉的負擔。
在進行用腳指抓毛巾的訓練,或用貼布繃帶保護患部之前,請正確穿上緊一點的鞋子,只要這麼做,就會有所改善。


Case 4 拇指外翻
Question: 如果要預防跑步造成拇指外翻,要放棄平日穿的包頭高跟鞋嗎?
[解說]
由於腳拇指下的骨頭向外突出,因而稱為拇指外翻。只要稍微摩擦到鞋子就會產生疼痛,因此不只是跑鞋,患有拇指外翻的人平日穿的鞋子也多會選購寬版鞋。因為患有拇指外翻的多為女性,所以經常有人誤認為原因來自於包頭高跟鞋。
Answer: 包頭高跟鞋並非造成拇指外翻的原因,為了緩和疼痛我推薦自己調合鞋子。

圖/摘自《拼命跑, 不如挑對鞋》

雖然最近有拇指外翻的男性也日增漸多,然而女性仍然佔了八成。而且大部分的人都有「因為我是寬腳板所以才會拇指外翻」、「因為都穿包頭高跟鞋,而被擠出姆指外翻」這些錯誤的解釋。
在日本女性之中,真正寬腳板的人不到一成。「因為我腳板寬所以一定要穿寬版鞋」會這麼想的人其實大部份都是腳跟小、腳板也窄,穿窄版鞋就可以的腳型。
即使如此,這些人依然穿著寬鬆的鞋子,造成中足骨的的橫足弓下陷,最後成為扁平足,導致腳指擴張。在這攤平的狀態下穿鞋子,腳指尖被擠壓扭轉,無處可去的腳指骨頭凸出來,才形成了拇指外翻。
一開始穿像是包頭高跟鞋那樣的窄版鞋,就不會造成拇指外翻。反過來說,正是因為一直穿著寬鬆、寬大的鞋子,才會造成拇指外翻。
因為跑鞋的側面左右都有降低震動的補強縫線,如果正好會摩擦到拇指根部的患部,不管怎麼穿都痛的時候,只將會碰觸到患部的部份擴張是有可能的,請不要因此穿著錯誤的,又寬又大的鞋子尺碼。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林慈濟醫院  童建學醫師 

病例介紹

是個上班族,從10年前開始,常常會突發性的關節發紅、發熱、腫脹、疼痛,手部最常見,有時會痛到無法正常活動,例如拿筆、打電腦、走路,但是來的快去的快,通常數小時後就消失,最多一星期內會自動改善,完全恢復,但是會重複發作,最近半年,小渝發現手指關節發紅疼痛的頻率增加,幾乎天天發作,吃止痛藥藥雖然會改善,但是發作時仍嚴重影響工作。這時候,朋友介紹小渝前往免疫風濕科,證實小渝得的是反覆性風濕症。經過藥物治療後,發作頻率減少了,也可恢復正常生活。

甚麼是反覆性風濕症

反覆性風濕症又稱為複發性風濕症,是一種反覆性軟組織產生急性發炎的疾病,在1944年第一次由Hench 和 Rosenberg提出,主要症狀是反覆的,突發性的急性關節或關節周邊組織的發炎,常見為反覆性的手部、手腕、手肘發生紅腫疼痛,常常被誤診為痛風、蜂窩性組織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反覆性風濕症可以發作於全身關節以及關節周邊部位,通常以手部最常見,突發性的發紅、發熱、腫脹、疼痛,有時會痛到無法正常活動,例如拿筆、煮菜、走路,但是來的快去的快,通常數小時後就消失,最多一星期內會自動改善,有時會留有僵硬的現象,但是大部分病人能完全恢復,不會有後遺症,但是會重複發作,頻率可以每天發生到每個月發生,反覆性風濕症病人的病程時間可以持續25到30年,未能獲得正確診斷。

 

誰會得到反覆性風濕症

反覆性風濕症發生於世界各地,發生率在關節問題的病患中佔百分之二,各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但以二十至四十多歲中年人較多,男女性發生機率差不多,但是常會發生於有自體免疫疾病家族史的人,反覆性風濕症患者常會合併其他身體健康問題,如乾燥症、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病變、慢性過敏、及其他自體免疫疾病。

為何會有反覆性風濕症

反覆性風濕症是一種免疫異常,主要是由於體內淋巴細胞、中性白血球失調,不正常的過度活躍,造成關節、關節周邊組織的影響,軟組織細胞破壞的現象,確實的原因不明,但是目前有下列幾種理論:

一、        基因: 和基因傾向有關,由其以HLA- DR3DR4基因最有關連,親人中

有紅班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人較為容易發生

二、        感染: 慢性或重複感染也和反覆性風濕症有關,例如C型肝炎病毒、流

感病毒

三、        食物: 某些食物也和反覆性風濕症有關,例如防腐劑、硝酸鹽、食品添

藥物。

四、        女性荷爾蒙: 有些病患是懷孕後才發生

五、        T淋巴球、中性白血球在反覆性風濕症的致病佔一重要角色,過度活

化,直接產生細胞毒殺作用或間接由細胞激素發生作用

反覆性風濕症如何進展

反覆性風濕症的病程及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每天發生,有些人每個月才發作一次,有些人會痛到無法工作、無法起床,而有些人只會輕微疼痛,還能夠忍受。

反覆性風濕症的發作有一些促進因子,例如天氣變化、情緒反應、熬夜失眠、月經周期,常常造成反覆性風濕症嚴重發作

反覆性風濕症通常會完全恢復不會有關節變形的後遺症,但是有10-20%的病患將來有可能發展成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些很快有些慢。尤其是類風濕因子陽性反應的患者,另外有1-2%的病患將來有可能發展成紅班狼瘡。

反覆性風濕症如何治療

 

針對調節自體免疫的治療

反覆性風濕症的患者,須要由醫師評估其嚴重性及器官影響程度,來給予藥物治療,可使用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及免疫調節劑 ( Plaquenil, hydroxychloroquine, D-penicillamine),來調節自體免疫反應,減少淋巴細胞、中性白血球過度活躍引起的慢性發炎反應,大部份病患治療後,發作頻率及嚴重度皆可改善。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大林慈濟醫院  童建學醫師 

甚麼是天疱瘡

天疱瘡,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皮膚發炎起水泡的疾病,主要是由於體內淋巴細胞失調,不正常的過度活躍,產生出不正常的免疫抗體,破壞皮膚粘膜的正常結構,造成皮膚、粘膜發炎剝離起水泡,甚至潰瘍,造成紅皮症。

常見症狀為反覆性的口腔潰瘍、鼻粘膜潰瘍、皮膚水泡、潰瘍,切片可以看到表皮剝離起水泡,表皮細胞間有不正常的免疫抗體堆積,皮下有大量淋巴細胞及中性白血球的聚集。大部分病人以粘膜、皮膚症狀為主,少數可影響全身皮膚影響,產生類似嚴重燙傷的情況。

口腔潰瘍: 疼痛性潰瘍,病兆較淺,可融合成大範圍傷口,反覆發生,一般才癒合就又破,發生部位可以是全口腔、鼻腔、咽喉,因此須小心和一般口腔潰瘍鑑別治療。

 

 

皮膚水泡潰瘍: 全身任何部位,尤其是容易磨擦壓迫的部位,會產生小水泡,容易破裂,形成疼痛性潰瘍,反覆持續數週至數月才癒合,長期潰瘍可以導致疤痕,嚴重時可以全身皮膚剝離,類似嚴重燙傷。

 

 

誰會得到天疱瘡

天疱瘡發生於世界各地,是一種少見的皮膚疾病,發生率為二十萬分之一,各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但以中老年人較多,男女性發生機率差不多,天疱瘡患者常會合併其他身體健康問題及其他自體免疫疾病。

為何會有天疱瘡

天疱瘡是一種免疫異常,造成淋巴細胞的過度活躍,產生出不正常的免疫抗體,破壞表皮結構的現象,確實的原因不明,但是目前有下列幾種理論:

1、    和基因傾向有關,由其以HLA-DRB1*1401/04 and DQB1*0503 基因最有

關連,本病在某些國家區域具有家族性

2、    藥物也和天疱瘡有關,例如血壓藥、抗生素、干擾素

3、    B淋巴球在天疱瘡的致病佔一重要角色,過度活化,產生出不正常的免

疫抗體直接影響表皮結構

4、    少數天疱瘡會合併癌症發生尤其是年紀大的病人

天疱瘡如何進展

天疱瘡的病程及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患者有些病灶會自行回復但是一段時間又反覆再發。口腔潰瘍、鼻粘膜潰瘍、皮膚病變反覆發生容易結痂,嚴重的全身性天疱瘡不治療一年內死亡率75%,治療進展的速度隨病患不同,有些很快有些慢。但是隨著治療控制穩定後,疾病嚴重度會慢慢減低。

天疱瘡如何治療

針對調節自體免疫的治療

天疱瘡的患者,須要由醫師評估其嚴重性及器官影響程度,來給予藥物治療,可使用類固醇、及免疫調節劑 ( hydroxychloroquine, dapsone),來調節自體免疫反應,減少淋巴細胞產生出不正常的免疫抗體,大部份病患治療後,病灶部位皆可改善。

 

針對免疫抑制的治療

若是有全身性皮膚影響,則須積極治療,使用免疫抑制劑,包括 cyclosporine、cyclophosphaqmide、chlorambucil、methotrexate、azathioprine、mycophenolate mofetil,甚至作血漿透析、血漿置換術。免疫抑制劑通常副作用較多,須要定期監控。

 

生物製劑標靶治療

目前因分子生物技術進步,根據不同免疫致病機轉發展出多項藥物,已達臨床上使用階段,例如rituximab,對天疱瘡治療有明顯效果,但是目前健保未給付,須自費使用。

天疱瘡能否治癒

目前天疱瘡的產生的確實原因並不清楚,因此雖然目前針對免疫系統的治療方式能夠控制,減少口腔皮膚水泡潰瘍,但並不能治癒。期待醫學上對天疱瘡的進一步研究,能有提供更新更有效的治療方式。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林慈濟醫院  童建學醫師 

白斑的定義

白斑是一種後天性的皮膚黑色素消失的疾病,為白色、界線清楚、不規則形的斑塊,可分為局部型及全身型。局部型多位於單一肢體,全身型則身體兩側對稱出現。常見影響身體突出部位的皮膚,包括臉部、嘴唇牙齦、手背手指、手肘、腿部、乳暈生殖器周圍,甚至影響毛髮。

白斑的發生

白班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變,發生率約0.1%~2%,好發年齡為20~30歲左右,男女發生率差不多,約1/5病患有家族史,父母若有白班小孩發生機會增加,大多數患者並無其他問題,但是少數病患會合併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

白斑的原因

白斑是一種黑色素細胞異常的現象,和家族基因傾向有關,包括HLA-DR4, B13, B35, 確實的原因不明,但是目前有四種理論:

一、        免疫系統失調,產生對抗黑色素細胞的自體抗體,進而破壞本身黑色素

細胞。

二、        神經末梢釋放毒性物質,造成黑色素細胞破壞。

三、        黑色素細胞本身在合成色素過程中,產生毒性物質,而造成細胞死亡。

四、        先天基因異常,使黑色素細胞不能製造黑色素。

 

其中由免疫系統失調所造成的理論最為臨床研究所接受,因為在白班病患的皮膚病兆及血液中,常可見到自體抗體及發炎淋巴細胞,並且白班病患常合併發生自體免疫疾病。

 

白斑的進展

白斑的進展及嚴重度因人而異,可分為全身型、局部型、頭臉型及區段型,輕微的白斑患者只局限在一定部位。嚴重的全身到處都可能會有,目前並無方法可以預測個別患者嚴重度。

白斑的患部呈現白色,病灶周圍會有一圈較為深色,甚至發炎呈現暗紅色,之外為正常皮膚,通常病灶會慢慢擴大,並且互相溶合。

白斑進展的速度隨病患不同,有些很快有些慢,有時會自行停止惡化。之後又開始脫色。但是一旦形成,病灶色素很少會自行回復。

白斑的治療

多數病患抽血檢驗會有免疫功能異常,少數甚至會合併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因此須找專科醫師作免疫系統檢查。白斑發生部位因為沒有黑色素保護,特別容易紫外線傷害,因此應避免陽光直接曝曬,陽光下應利用衣物或陽傘遮蔽,並且使用防曬系數高的防曬用品(SPF15)。

治療的方式

 

免疫調節劑治療

免疫調節劑包括類固醇及azathioprine,常被使用於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由於白班病患黑色素細胞的破壞,目前認為有可能是自體抗體所造成,因此目前大林慈濟醫院免疫風濕科使用免疫調節劑azathioprine來治療白班病患,已獲得明顯成果,75%病患治療後白班病兆不再擴大,25%病患在治療2個月後,病灶部位甚至有黑色素重新形成。

 

光照治療PUVA

光照治療是一種先口服或外用感光劑psoralen後,再利用長波紫外線UVA或UVB照射的治療,使用於白班範圍較大的病人,一周治療兩次,要持續一年以上,治療效果因人而異。目前有改良式短波UVB光照治療,副作用更少,光照治療需要使用到特殊的儀器,並且必須在皮膚科醫師監督下進行。

 

局部藥物治療

從前使用類固醇藥膏治療白班的效果並不好,並且有皮膚萎縮的副作用,目前有新一代免疫調節劑藥膏,包括:普特皮tacrolimus、 pimecrolimus、calcipotriol藥膏,對於治療局部型白班效果更好。

白斑的預後

目前白斑的確實原因並不清楚,因此雖然目前的治療方式能夠控制白班進展25%病患能有相當程度的色素再生,但並不能治癒。期待醫學上對白斑的進一步研究,能有提供更新更有效的治療方式。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