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 (2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40歲的陳先生,5年前開始身上出現莫名微紅點,一度以為是肝出了問題,經過檢查後發現,原來是乾癬惹的禍,透過生物製劑成功改善病情。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醫師指出,現在生物製劑對乾癬的療效明顯,高達六成的病患在接受三針的治療後,病情可獲得90%的改善。

陳先生於5年前出現乾癬症狀,皮膚又紅又癢還會脫屑,對生活作息造成不便。治療初期曾接受西醫,但擦藥的效果不佳,之後轉往中醫尋求治療,不僅每次藥費高達上萬元,半年下來醫藥費已經花費20幾萬。中醫認為,陳先生的病情過於嚴重,建議他透過西醫的生物製劑,來改善乾癬症狀。

陳先生至醫院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第一針就見到明顯療效,皮膚病灶改善之餘,同時睡眠品質也好轉。1個月後再施打第二針,好轉效果更加明顯,目前已經打完第三針,皮膚也不癢不紅不脫屑,終於擺脫乾癬的折磨。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慢性皮膚發炎現象,並非傳染疾病,造成的因素可能為先天體質加上後天環境導致,目前全台約有6萬名患者深受乾癬困擾。

醫師指出,過去10幾年醫療技術不發達,傳統治療效果常無法達成患者期待,且容易效果停滯,造成病患失去治療耐心。但近年來生物製劑出現,大幅改善患者病情,新一代的長效生物製劑,其機轉是專一治療乾癬,反應率可提升至7、8成。從臨床試驗發現,患者施打第二針後(第12周),有將近七成能達到75%的病灶改善,第三針打完後,有六成病患獲得90%的改善,幾乎回到過去正常的皮膚。

健康醫療網/2014/07/28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約有近6萬名患者深受乾癬所苦。乾癬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並非一般人以為的黴菌感染,這是因皮膚免疫系統失調導致的慢性發炎皮膚病。

乾癬本身會持續復發,但不具傳染性,目前形成原因不明,多與後天環境、壓力等有關。因為乾癬有明顯的紅斑、發癢、表皮增厚及脫屑情形,所以常影響外觀,並造成生活品質低落。
臨床上,患者的皮膚會呈現界線分明的紅色斑塊,合併銀白色皮屑脫落,好發部位通常在頭皮及四肢關節及外側處。
乾癬的成因目前仍不清楚,可能是先天遺傳,也可能是後天誘發,如生活壓力、作息不正常、抽菸、喝酒、藥物誘發或惡化、外傷等。
每人發作的地方不同,但高達60%以上的患者會出現頭皮乾癬,也是許多病友第一個發病的部位。一開始常會被誤認為是脂漏性皮膚炎或嚴重頭皮屑,但仔細評估可發現,乾癬會超過髮線、耳後,病灶明顯既厚又癢,是多數患者最困擾的部位之一,加上頭皮因有頭髮覆蓋,使得治療上有其困難度。
乾癬除了皮膚問題,病患還可能因為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同時合併代謝性症候群。中重度的乾癬患者長期發炎情況下,得到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一般民眾的1.5至2倍,因此乾癬病友應積極管控三高,降低罹病風險。
◎頭皮乾癬的保健要點:
●不要用太熱的水洗頭。
●切勿常摳剝皮屑。
●尋求醫師診斷並選擇適合的藥物治療。
乾癬尚無根治的方法,但可透過適當的治療獲得良好的控制。
為了讓民眾能更滿意治療的效果,現在有多種外用藥物劑型供患者使用,例如類固醇洗髮精,泡沫劑型的類固醇。除了有傳統的外用藥物、口服藥物和照光治療,目前健保也提供有條件給付的生物製劑,但適用需經事前審查和申請。
其中合併類固醇和維生素D衍生物的複方凝膠,臨床上每日使用一次,比起傳統藥物或是其他劑型效果更佳,病患滿意度與接受度佳,使用1個月後可大幅改善乾癬病灶,提供乾癬病患另外一項新選擇。
但無論是哪一種治療方式,都應先經醫師評估,且患者應長期接受治療。
治療乾癬須循序漸進,各種治療方式可同時並進,緩慢改善生活習慣,如戒菸、減重、避免熬夜等,患者必須有耐性,一定要配合醫囑治療,並且避免會造成惡化的情緒因子等,才能有效控制乾癬。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信許多人都有感覺,入秋之後,天氣漸漸涼爽,日照時間短且溫和。診間不時有乾癬病人擔憂地詢問:「聽說光照對於乾癬皮膚有好處,但秋冬日照機會少,乾癬是否又會漸漸變嚴重?該怎麼

其實在一些夏季日照充足的國家(如北歐),乾癬患者似乎病灶較輕微。而在過去醫療設備不先進的時代,因陽光中的紫外線對乾癬有抑制的作用。每天照一點陽光(不超過15分鐘)的確有機會改善乾癬症狀,但目前乾癬的治療多元且進步,醫師已經不會推薦病人直接接受日

因為陽光的多種波長光線中,只有特定的波段對乾癬有治療效果,其他波段則會讓皮膚發紅或發痛。所以只照射陽光,不只需要很久的時間才會有些許的進步,還有許多其他風險,包括:曬傷而導致病情惡化,或者是出現新的病灶、皮膚老化,甚至皮膚癌。

對於中重度乾癬的患者,窄波紫外線照光治療是很有效的治療利器。這些特製的燈管只會放出對乾癬有療效的紫外光,可穿透皮膚至淺層真皮層、抑制發炎細胞與細胞激素的增生,又降低了曬傷的風險。
當醫師提出一套「照光治療」時,是針對個人情況精確的計算,並調整照光劑量,能確保比起一般日曬有更好且安全的治療效果。

總結來說,乾癬患者仍需按時到醫院接受照光治療,但平常可適度地到戶外曬曬太陽,先從一天5分鐘開始,再慢慢增加時間,每次以不超過15分鐘為原則,並且記得在沒有乾癬病灶的皮膚塗抹防曬產品,以及事後做好保濕工作,尤其因為日照完身體熱烘烘的,更需要加強保

另外,為避免曬傷,應避免選擇早上10時至下午2時陽光較強的時段。
如有任何疑問,請與醫師討論,才是治療成功的不二法門。


圖.文/鄒嘉倫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序進入冬季進補旺季,有皮膚疾患者,食補養生千萬別成了「癢身」。皮膚科醫師表示,近兩個月因皮膚搔擾就診的患者增加近3成,其中不乏乾癬患者,推測是服用人參、靈芝、冬蟲夏草等易刺激免疫的食補藥膳或保健食品,造成乾癬發作或惡化。
「一年不分四季,都得自掃門前雪」。對乾癬患者來說是難以言喻的苦。32歲陳先生罹病十多年,患部奇癢,整天抓不停。更辛酸的是,自發病日起,再也沒穿過短袖,怕皮屑如雪飄,引起旁人異樣眼光。62歲饒先生罹病十年後又合併乾癬性關節炎,關節疼痛、變形,苦不堪言,15年來只能靠自製湯匙進食。

皮膚科醫學會解釋,許多民眾誤以為乾癬是單純皮膚病,事實上,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相關慢性發炎疾病,除了外顯皮膚脫屑及紅腫,還可能合併關節變形。據文獻統計,約7%到42%乾癬患者合併關節炎症狀。
依據健保資料庫資料推估,國內每年約有6萬名乾癬患者就診。仍有不少潛在乾癬患者不知罹病,尚未確診。他說,目前除了口服或外用藥物、照光療法外,還有生物製劑可改善皮膚症狀及控制關節發炎和破壞程度。


2014年10月23日 04:09 中國時報
李盛雯/台北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秋冬是進補旺季,一名乾癬患者花大錢吃了半年的牛樟芝,原本身上只有幾塊乾癬,後來卻演變為全身爬滿紅疹。皮膚科醫師表示,有皮膚、免疫疾病的民眾,要當心食補「癢」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表示,國內估計每年約有六萬名乾癬患者就診,有些人誤以為乾癬是皮膚病,免疫力不好要「多補」;其實乾癬是自體免疫疾病,病患本身免疫已過於旺盛,一旦擅自服用刺激、調節免疫力的食補藥膳或保健食品,如常見的人參、靈芝、冬蟲夏草、牛樟芝等,反而更容易引起症狀發作或惡化,掉下大量皮屑。

秋冬許多人愛吃的薑母鴨、羊肉爐、燒酒雞,黃毓惠說,因為內含酒精、中藥材,會促進血液循環、造成血管擴張,有乾癬等免疫疾病的患者最好也不要吃。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名40多歲的婦人罹患肢端掌蹠型乾癬不自知,當成富貴手治療20多年沒法斷根,常嚴重起膿泡,最近在義大醫院切片,終於真相大白,醫師讓她擦維生素D3,加上照光治療,已恢復到接近正常皮膚,解除大半生的困擾。

「乾癬有很多種,肢端掌蹠型最複雜。」掌蹠型乾癬通常侷限在手心、手背及腳心、腳背,患處有紅斑、會脫屑,除皮膚症狀外,也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糖尿、心臟、脂肪肝、憂鬱及代謝症候群等疾病,治療必須更全面。

最近這類型個案愈來愈多,其中一名婦女手心、手背會脫屑,指溝常發炎、腫脹、長膿泡,她以為得富貴手,10幾歲起看醫生到40多歲,還是反覆發作沒斷根,有時還龜裂、起泡,後來陪朋友到醫院就診,自己順便看皮膚科,經切片才發現是少見的掌蹠型乾癬,大嘆「白走許多冤枉路」。

「掌蹠型乾癬由於手腳常龜裂、脫屑,平常洗頭、扣鈕扣、翻書都很不方便」,這類乾癬容易誤診,民眾也認識不深,有人擦類固醇當濕疹治療!事實上,只要確認病灶,擦維生素D3、一周做2到3次照光治療,可恢復到接近正常的皮膚。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林慈濟醫院  童建學醫師 

甚麼是乾癬

     乾癬是一種遺傳性,慢性發炎性及表皮增生性的疾病。最常見的臨床表徵為,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其上方有厚銀白色鱗屑。好發部位為頭皮、手肘、膝部、下背部、生殖器等,但全身任何部位都有可能發生。而乾癬嚴重時可蔓延至全身,而造成「乾癬性紅皮症」,也可出現膿庖,形成「膿庖型乾癬」。以上兩種都可伴有發燒或畏寒,需立即辦理住院接受特殊治療。而大多數的乾癬患者,只在某些部位有乾癬病灶,只需門診治療即可。當刮除乾癬病灶的鱗屑後,可見許多細小的出血點,此為擴張的微血管,是乾癬的特徵之一。除了皮膚之外,乾癬也會侵犯指甲,造成指甲的凹洞或變形(但是並不是黴菌感染的灰指甲)。此外約有5至7%的病患,會有關節炎的病變,造成關節腫痛及變形。

誰會得到乾癬

真正的致病因並不清楚,可能為遺傳體質,加上後天環境及一些因素之誘發所產生。發病年齡以二十歲左右,及五、六十歲最為常見。全世界統計,約千分之三至百分之三的人會有此病。

為何會有乾癬

1.遺傳因素:此病與人類白細胞抗原( HLA)有一定的相關性,攜帶HLA-B13,

B16,B27, DR7 的頻率顯著增高。
2.
免疫功能異常:可能有自身免疫功能紊亂,引致刺激表皮層增生和多形核白

細胞浸潤。
3.
代謝方面的障礙:會導致細胞分化和增殖方面的異常。
4.
感染因素:可能與鏈球菌的感染有關。
5.
其他因素:如壓力過大、外傷、手術、季節變化、內分泌變化、妊娠、刺激

性食物和某些藥物,均可誘發此病

乾癬如何進展

乾癬的病程及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患者有些病灶會自行回復但是一段時間又反覆再發。但是乾癬只是一種皮膚表皮代謝過快,及慢性發炎的疾病,不是細菌、病毒或黴菌等微生物的感染,所以完全不會傳染。除了皮膚外,乾癬也會侵犯指甲,造成凹洞或變形,另外,也會侵犯關節,引起腫脹、變形等關節炎症狀。乾癬雖不能根治,但目前已有很多治療方法及有效的藥物,可以把乾癬控制到令人滿意的地步,所以病人應積極醫師配合,早日將病情控制穩定

乾癬如何治療

乾癬的治療包括外用藥膏、口服藥物、針劑及照光治療。
外用藥膏:
(1)類固醇藥膏:治療乾癬,醫師最常使用類固醇藥膏(俗稱濕疹藥膏)來改善皮膚病灶。外用藥應視不同部位,給予不同強度的藥膏,例如在臉部、腋下、胯下等皮膚較脆弱處,應選用中弱效的藥膏,而軀幹、四肢等皮膚較厚區域,則選中強度之藥膏。而擦高強度之藥膏,則每星期之總量不可超過五十公克為宜。
(2)外用維他命D藥膏(得膚寧):沒有類固醇愈用效果愈差的"急應性",及皮膚萎縮的現象,也不會在停用後,病灶迅速復發的現象,但因其輕微剌激性,且短期效果比不上強效的類固醇,使用上不普遍。
口服藥物及針劑:
(1)口服抗組織胺:可以減輕患者之癢感。
(2)口服或注射抗代謝藥物:常用的有MTX,維他命A酸及膿庖素A,是治療乾癬最有效的藥物。很多嚴重型的乾癬患者,都因有此類藥物之發明,而獲得明顯的改善。然而服用此類藥,必須定期抽血,檢驗肝功能、血脂肪、血液常規檢查、背功能,甚至肝臟切片檢查,使用時宜和醫師詳細的討論注意事項。
照光治療:
人造紫外線可以破壞表皮細胞生成的去氧核糖核酸(DNA),使細胞代謝減緩,達到治療的目的。最常用的有(PUVA)及(UVB)照光治療。
(1)PUVA:口服光敏感藥(Psoralen),加上長波紫外線(UVA)照射。
(2)UVB:中波紫外線照射治療。患者通常只需一週照光一至三次,即可控判或預防乾癬之再發。然而因長期照光治療,有增加皮膚癌發生之機率,所以原則上適用於五十歲以上,且乾癬占體表面積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之患者。
頭皮之治療:頭皮屑很厚時,可先用橄欖油或嬰兒油,均勻塗抹於頭皮上,戴上浴帽或以毛巾包頭四至六個小時後,再以洗髮精洗淨,最後再用含煤焦油之洗髮精,按摩頭皮五分鐘後沖淨。如此可以去除厚重的頭皮屑,如此一來類固醇之藥膏或藥水就容易滲入皮膚,而發揮其藥效。

乾癬日常生活照護

1)須要有恆心及持續的治療。
2)避免皮膚受傷,因為乾癬的病灶常發生在受傷處。
3)治療感染:鏈球菌的感染會引發乾癬發病,對於常常喉嚨痛及扁桃腺發炎

的人應考慮長期使用預防性抗生素。
4)避免使用會惡化乾癬的藥物,如口服或注射的類固醇,就醫時主動告知醫

師患有乾癬。
5)學習壓力控制,因為壓力可以在某些病人身上引發乾癬。
6)加強皮膚保濕,洗澡後需要塗抹保濕用品,但要避免使用有顏色及香味的

保濕用品。
7)保持加強皮膚乾爽,可將保濕用品置放於冰箱中冷藏,使用時可鎮靜皮

膚,減低癢感。
8)保持家中適當的溼度45-60度,可避免皮膚過度乾燥。
9)適量的使用局部藥物,塗上一層薄薄的藥膏即可,並遵從醫師指示小心使    

用外用類固醇。
10)使用不含皂鹼及富含保濕、滋潤用品,可避免皮膚乾燥。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林慈濟醫院  童建學醫師 

甚麼是乾癬性關節炎

   乾癬性關節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是一種與乾癬相關的炎性關節病,具有乾癬皮疹並導致關節和周圍軟組織疼痛、腫脹、壓痛、僵硬和運動障礙,部分患者可有骶髂關節炎和(或)脊柱炎,病程遷延、易復發、晚期可有關節強直,導致殘廢。約75%PsA患者皮疹出現在關節炎之前,同時出現者約15%,皮疹出現在關節炎後的患者約10%。該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高峰年齡為30-50歲,無性別差異,但脊柱受累以男性較多。在美國,PsA患病率為0.1%,乾癬患者約5%-7%發生關節炎。

誰會得到乾癬性關節炎

乾癬性關節炎的發生率,女性稍多於男性,發病的年齡多在 20-50歲。關於乾癬性關節炎的發病情況:各報告不一。而歐美國家乾癬的患病率明顯高於我國,約為1%~3%,其中7%—47%可發生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的真正發病率不詳。
    本病的病因不明。其家族性發病率高,表明與遺傳有著一定關係。關於本病的遺傳方式迄今尚無定論,多數認為是多因素性遺傳。另外,免疫異常、代謝異常、細菌抗原可能與乾癬性關節炎的發病相關。精神因素、外傷、季節變化、內分泌改變、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及某些藥物,均可誘發或使本病加重。

為何會有乾癬性關節炎

   乾癬性關節炎之病因及發病機理不明,男與女之比例為11.041/3乾癬患者有家族史,所以遺傳基因是重要因素。有薦腸骨關節炎和脊椎炎的乾癬性關節炎者可發現HLA-B27抗原,乾癬而有脊椎炎患者其抗原佔90%以上;而有薦腸骨炎者其抗原佔40%,周邊關節炎者其抗原佔20%。乾癬性關節炎的特徵是包括皮膚及關節的損害,30%患者有指甲受損。

乾癬性關節炎如何進展

   乾癬關節炎除關節病變外,大約30%的患者出現眼炎,20%出現結膜炎,7%有虹膜炎。其它少見表現有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上肺纖維化和澱粉樣變性。

乾癬皮疹的出現是診斷乾癬關節炎的必備條件,並借以與其它炎性關節炎進行鑑別。絕大多數乾癬患者的皮膚病變,先於關節炎出現達幾年。因此,只要患者為關節炎求醫時,醫生問及或者患者提及乾癬史,或醫生經過仔細檢查發現了乾癬皮疹、乾癬關節炎的診斷便不難確立。但是,大約15~20%的病例先發生關節炎,後出現皮疹,此時診斷乾癬關節炎則很困難。然而,關節炎的輕重與皮膚病變呈平行關係,嚴重的關節炎通常有比較廣泛的皮疹。

指甲異常是乾癬關節炎的特徵之一。最常見的指甲病變包括針樣凹陷,甲下角化過度、增厚、混濁、縱溝、橫山脊 變色及指甲剝離。遠端指()關節和鄰近的指甲常同時受累。

乾癬性關節炎如何治療

乾癬性關節炎跟類風溼性關節炎不同的是,後者絕大多數的病患都有持續的症狀,需要持續不間斷的藥物治療;而前者病患如果只是間歇性的發作,在病患沒有症狀的時候可以考慮暫停藥物觀察。
   乾癬性關節炎的藥物治療包括非類固醇型消炎止痛藥、疾病進程修飾性抗風濕藥物及最新的生物製劑(如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等)。疾病進程修飾性抗風濕藥物屬於免疫調節劑,可以真正減少關節變形發生的機率,但是療效開始的時間比較慢,通常需要六到八週,甚至數個月以上才會開始產生療效,所以需要搭配症狀治療藥物一起治療。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則是最新的生物製劑,對乾癬性關節炎及乾癬都有很好的效果,不過目前並沒有健保給付,藥價又非常昂貴,所以目前大多是自費使用在對其他治療無效的嚴重病患。

乾癬性關節炎日常生活照護

1)持續有耐心地配合醫師的治療,規則服藥控制。
2)避免誘發因素,已知某些因素會誘發或加重病情症狀時,平時應盡量避免。
3)對病患而言,皮膚的清潔是十分重要,可選擇較溫和的肥皂,或使用含焦

     油的肥皂,對肌膚較不具刺激性,可避免皮膚乾燥

4)定期運動,可選擇溫和性及伸展運動,能增加關節的柔軟度及活動度。
5)調適壓力,因為壓力可以引起疾病再復發。
6)穿著方面可選擇寬鬆及舒適容易穿著的衣物。
7)保持情緒平穩及正常規律生活,病情較定能夠獲得良好控制。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