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藥物加運動 控制良好不是夢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這是一種慢性發炎疾病,可造成關節功能逐漸喪失,最終殘廢。

早期症狀 晨間關節僵硬

晨間關節僵硬是類風濕性關節早期症狀,醫師說,發炎最早會從指掌關節開始,手指會有臘腸般的腫脹,高達八成患者手指會在發病十年內出現天鵝頸狀彎屈,也就是俗稱的「天鵝頸」。

「天鵝頸」是早期醫師辨識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教科書原則,但醫師說,隨著生物製劑出現,這類臨床表現已經少見。他笑說,未來醫師要從指掌外觀判斷病人是否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已越來越困難。

隨著「恩博」、「復邁」、「辛普尼」、「莫須瘤」等生物製劑納入健保給付,醫師說,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再是一種無法控制的疾病。

末期患者 頭頸無法轉動

同屬自體免疫疾病的僵直性脊椎炎,由於患者脊椎會逐漸發炎鈣化,導致原本S形的脊椎失去柔軟度,過去被稱為「竹竿病」。

 

 

根據統計,國內約有四萬名僵直性脊椎炎患者。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有遺傳性,若父親是患者,下一代約有兩成機率會罹患此病。

僵直性脊椎炎末期患者會出現駝背、頭頸無法轉動的情形。醫師說,僵直性脊椎炎不影響壽命,但因為駝背、頭部無法轉動,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適度運動 減少關節變形

僵直性脊椎炎與「B27型人類白血球抗原」有密切關係。但醫師說,如果B27型呈現陽性,不見得會發病,環境也是影響發病的因素之一。他說,肌肉無力就會讓關節變成受力點,建議民眾應鍛鍊肌肉,同時最忌維持同姿勢太久。

醫師則從復健觀點,直接打破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僵直性脊椎炎不能運動的說法。他說,適當運動不但不會增加關節破壞,反而能增加身體柔軟度,減少關節變形機率。游泳是醫師最推薦的運動,他說,患者可利用水中的浮力,減少關節摩擦,同時又能增強肌力。

但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僵直性脊椎炎患者,要特別避免從事關節過度負荷與高衝擊性的運動,例如舉重、籃球等。

按時服藥 還要運動復健

「按時服藥、控制疾病、適度運動、安全有益。」醫師特地以十六字箴言勉勵民眾,運動要適度、持之以恆。

儘管這類自體免疫疾病無法根治,但隨著醫學進步,患者配合治療,已能享受更高生活品質

 

【聯合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